近幾年食品安全問題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在媒體曝光茶葉含有農藥殘留之后,消費者不能接受茶葉與農藥有絲毫瓜葛,使喝茶者惶恐不安.
農殘真的可怕嗎?面對農殘,大家應該保持理性的心態(tài)、加強科學的認識:
其一:茶葉種植過程中到底需不需要使用農藥?有沒有使用農藥?
其二:如果使用農藥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使用了哪些農藥?是不是使用了違禁農藥?
其三:如果使用的是法規(guī)許可的農藥,是不是嚴格遵照規(guī)范使用(包括用量、濃度、安全間隔期等)?
其四:中國茶葉基本是沖泡飲用法(直接食用除外),所以消費者關注的應該是茶湯中的農藥含量,科學檢測也應該重在檢測茶湯中的農藥殘留;這里涉及到干茶中的農殘在水中的溶解性與溶解量。
其五:茶湯中如果存在農藥殘留,它們會直接進入人體,消費者關注的其實是其殘留量是不是在安全的區(qū)間內?
但我們應該認識到,由于大氣、水、土的污染,以及空氣流動和動物攜帶等,絕對的零農殘茶葉幾乎是不存在的,我們必須面對這樣的現實。
在中國茶葉的農殘問題上,我們的科學家與科研機構、茶農、茶企業(yè)、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等,肩負著各自的責任,不可推卸。新農資360提醒大家,首先要高度重視,其次在管理上要統(tǒng)籌、協(xié)調,要有力度、可執(zhí)行和可持久,最后在法律上要嚴厲打擊!遺憾的是,消費者對此缺乏真實、全面的了解,還存在著諸多不滿意,也就缺乏信任。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的政府監(jiān)管部門、科研家和權威檢測機構,還有我們的媒體,要勇于揭短、敢于曝光,在發(fā)揮自己管理和監(jiān)督作用的同時,還有責任公開、公正、客觀、透明地傳播有關茶葉農殘的真實情況和科學知識。
農藥網了解到,要解決中國茶葉農殘問題的根本在于集約化種植、公司化運作和品牌化經營。這樣,茶葉的生產和經營者才會提高自律性,政府監(jiān)管才會受到良好的效果。這也正是中國茶業(yè)從傳統(tǒng)產業(yè)走向現代產業(yè)的方向與路徑,需要大家一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