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還沒有到麥收的時候,但五十多歲的山東聊城東昌府農(nóng)民張連英還是提前了幾天從打工的地方趕回家里。每天,老張都會到自己的麥田邊看一看。
資料圖
記者:你這得準備多少個袋子啊,就是這一季下來。
張連英:得一百多條吧。
記者:那咱有多少畝地呢?
張連英:我有十一畝半。
老張在為麥收張羅,同樣在外打工,八零后的兒子小張卻在40里外的聊城市里做著樓頂?shù)姆浪?。穿梭在城市的鋼筋水泥叢中并不輕松,但小張覺得完全沒必要因為麥收耽誤了掙錢,況且地里活自己也并不在行:
記者:你會干田里的活嗎現(xiàn)在?
小張:會干一部分。拔草復肥。耕地什么的不太弄,不太懂。
記者:這次麥收主要是讓家里爸爸做,自己出來干?
小張:自己在外面打工,用不著那么多人。
已經(jīng)56歲的老張打算不久后就結束30多年的打工生涯,回家侍弄這塊熟悉的土地,享受天倫之樂。
記者:但您不準備去城里?
張連英:我不不準備去。
記者:覺得還是不習慣?
張連英:對,還是在家好!
但是兒子小張卻有著不同的想法:
記者:我聽說你父親是準備等他干不動之后把地都給你,你會去種地嗎?
小張:可能性不大。
記者:我們知道現(xiàn)在農(nóng)村的土地是可以流轉的?你是選擇流轉還是拿來自己種?
小張:流轉。沒必要,守著那些地就那樣。
夏日耀眼的陽光下,金黃色的麥田里瞬間就剩下矮矮的麥茬,老張滿足地扎起一個個鼓鼓的糧食口袋。但兒子小張的想法,他并不知道。
麥收大數(sh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2013年全國農(nóng)民工監(jiān)測調查報告》表明,去年我國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有12528萬人,占農(nóng)民工總量的46.6%。54.9%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在地級以上大中城市務工,而老一代農(nóng)民工的這一比例僅為26%。新生代農(nóng)民工在外務工的月生活消費支出人均939元,比老一代農(nóng)民工高19.3%;新生代農(nóng)民工去年人均寄回帶回老家的現(xiàn)金為12802元,比老一代農(nóng)民工少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