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小麥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農戶種植小麥的機械化水平也在提高。但部分農戶在土地整理和機播環(huán)節(jié)上,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小麥單產的提升。
土地耕整是關鍵
“小麥根系可以長到1米以上,而現(xiàn)在耕作層基本上在10―15厘米之間,使得小麥根系下扎困難。 ”省農機技術推廣總站專家何超波不無憂慮地告訴記者,皖北地區(qū)農戶以傳統(tǒng)耕作方式為主,特別是受到機械動力限制,犁底層的土壤變得厚硬,耕作層逐漸變淺,土壤上下水氣的貫通和天然降水的貯存也受到影響。
何超波說,深松的關鍵就是要使用機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層,耕深最少要在30厘米以上。深松方式根據(jù)需要可選用局部深松(間隔深松)或全方位深松;松后進行耙地等表土作業(yè)。實施深松作業(yè)的地塊,由于土層加厚,土壤養(yǎng)分缺乏,最好配施有機肥,以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加速土壤肥力的恢復。為克服不能翻埋肥料、秸稈、雜草的弊端,采用深松后,最好配合旋耕或旋播作業(yè)。
省農機推廣總站在淮北地區(qū)的試驗表明,深松當年就可見到明顯效果,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的平均單產可以提高10%以上。一次深松,連續(xù)3年不再需要深耕。
農戶進行深松作業(yè),最好使用80馬力以上拖拉機,機具為鑿形鏟式,密植作物地區(qū)可采用帶翼形鏟的深松機。據(jù)何超波介紹,單功能深松機和多功能深松機各有優(yōu)勢,農戶如果使用單功能深松機,深松質量要好于多功能深松機,松土系數(shù)最高可達70%。農戶使用多功能深松機,可以實現(xiàn)一次作業(yè),解決旋耕、深松等兩個以上作業(yè)要求,降低種植成本。 化肥深施肥效高 雖然我省農業(yè)部門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中期就開始推廣化肥深施技術,但由于缺乏化肥深施機械,農戶仍普遍以撒施為主。何超波告訴記者,化肥撒施,肥效利用率只能達到27%―30%;如果化肥深施,肥效利用率可以提高到40%以上。
據(jù)省農機推廣總站張健美站長介紹,農戶可以選用旋耕施肥播種復式作業(yè)機械,一次完成旋耕、施肥、播種、覆土、鎮(zhèn)壓等作業(yè)。該機型是在谷物條播機上加設肥料箱、排肥裝置,可在播種的同時施肥。側位深施的種肥應施在種子側下方 2.5―4厘米處,肥帶寬度大于3厘米。正位深施的種肥應施在種床正下方,肥層與種子間的土壤隔離層應大于3厘米,肥帶寬度略大于種子播幅的寬度。農戶需注意,肥條要均勻連續(xù),無明顯斷條和漏施。開溝器為圓盤式的機械由于排鐘管和排肥管分置于開溝器的前后,容易造成種肥混合而燒種。因此,農戶在作業(yè)時應隨時觀察,及時處理。
提倡寬行種植
冬小麥寬幅精播高產栽培技術實現(xiàn)了農藝農機相結合,其核心是“擴大行距,擴大播幅,健壯個體,提高產量”??梢蕴岣邆€體發(fā)育質量,構建合理群體。對小麥前期促蘗、中期促穗、后期攻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效果。
何超波告訴記者,過去農戶一般使用行距15厘米的小行距播種機,而現(xiàn)在則要求對于肥力較好的田塊,行距擴大到18―20厘米;對于超高產田塊,行距可以進一步擴大到22―23厘米。這樣有利于種子分布均勻,無缺苗斷壟、無疙瘩苗,克服了傳統(tǒng)播種機密集條播,籽粒擁擠,爭肥、爭水、爭營養(yǎng),根少、苗弱的生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