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鋼鐵大省的河北,在國務院的三令五申的淘汰過剩產能的號令下不得不采取鐵腕政策實施政治。
日前,國務院出臺了《化解產能過剩政策的指導意見》,稱將有效地推進和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yè)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其中鋼鐵業(yè)作為產能過剩的大戶,成為整治的首要目標,計劃在未來5年壓縮8000萬噸的總產能。 而河北將壓縮淘汰6000萬噸鋼鐵產能。
飽受霧霾之苦 削減產能成重點突破
環(huán)保部近日發(fā)布的第三季度中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個城市中,鋼鐵大省河北占據7個,包括邢臺、石家莊、唐山、邯鄲、衡水、保定、廊坊。身居這些重污染城市的人們,不僅飽受霧霾之苦,有時也會因為當地糟糕的空氣質量受到調侃。而河北省不久前印發(fā)了《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到2017年,河北將削減鋼鐵產能6000萬噸,力爭甩掉重污染帽子。
在《方案》中,北京周邊及大氣污染較重的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定州和辛集的細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33%,邢臺、邯鄲下降30%,秦皇島、滄州、衡水下降25%以上,承德、張家口下降20%以上。到2017年,河北全省細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
壓縮巨大產能 經濟產業(yè)鏈將轉變
稍早前,在日前公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中,對山東、遼寧、山西與河北等鋼鐵“大戶”已有明確的壓縮產能標準。
其中規(guī)定,到2017年底,天津市鋼鐵產能控制在2000萬噸以內;山西省淘汰鋼鐵落后產能670萬噸。山東省則提出,到2015年底,淘汰煉鐵產能2111萬噸,煉鋼產能2257萬噸。 由于重工業(yè)密集、結構性污染突出,鋼鐵第一大省河北成為京津冀地區(qū)減產治污的“開刀”重點。
6000萬噸產能的壓縮,將給在這條產業(yè)鏈上的企業(yè)及從業(yè)人員帶來巨變,同時也將改變河北的經濟格局。按照河北省政府新出臺的政策,鼓勵鋼鐵企業(yè)參與港口、鐵路、海運等產業(yè)和發(fā)展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
據新華社報道,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河北鋼鐵集團唐鋼公司每年有5000多名職工逐步離開總部廠區(qū)從事非鋼產業(yè)。一些看透大勢的民營老板也主動尋找出路。在河北省遵化市,近兩年有30多個鋼鐵企業(yè)老板將資本投身其他行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