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筆者多次赴水稻、小麥、玉米主產區(qū)調研,輪作休耕成為大家討論的熱點詞匯。在交流中,筆者感覺還有三個方面需要大家注意。
資料圖
并不是每塊地都適合輪作休耕。在2002年修改的農業(yè)法案中,美國規(guī)定休耕的最高限額是2.3億畝,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6%。美國是糧食出口型國家,而我國糧食生產則主要是保自給。雖然我國糧食生產出現階段性供大于求,但從中長期來看,糧食的需求量還會持續(xù)增長。并不是每一塊田都可以安排輪作休耕計劃,優(yōu)勢產區(qū)還是要以保糧食安全為主,不會是休耕的主體。對于可以休耕輪作的地區(qū),《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方案》中明確指出,輪作試點的重點在東北冷涼區(qū)、北方農牧交錯區(qū)等地,休耕的地區(qū)主要為地下水漏斗區(qū)、重金屬污染區(qū)和生態(tài)嚴重退化地區(qū)?!拜喿鳌迸c“休耕”的關系上,也要堅持輪作為主、休耕為輔,這次的試點面積就是最好的例證,輪作試點500萬畝,休耕試點116萬畝,休耕的比例會比較小。
輪作休耕中不能讓農民利益受損。東北從“漫山遍野大豆高粱”到“玉米一棒鐵遍黑土地”的變化,玉米產量逐年增加,農民收入不斷增長,但在當下輪作其他作物時更要保障農民的收入,更要重視補貼和補助的作用。試點方案中也明確提出了不同輪作休耕制度的補助標準,這些標準與種糧收入基本持平。不論是發(fā)放現金或是折糧實物補助,都要不折不扣、一分不少。休耕補助不只是收益的補助,還有管護耕地的補助,引導支持農民在休耕期間種植綠肥等養(yǎng)地作物,做到休而不荒、休而不廢,防止出現“一年長草、三年長樹、休耕不管護、幾年就荒廢”的現象。
不是什么作物都適合輪作休耕。有些農民認為,減少玉米改種其他作物都可以算輪作,但事實上要按照種植結構調整的規(guī)劃輪作。試點方案中提出了輪作的“一主四輔”模式,“一主”:實行玉米與大豆輪作?!八妮o”:實行玉米與馬鈴薯等薯類輪作;籽粒玉米與青貯玉米、苜蓿、草木樨、黑麥草、飼用油菜等飼草作物輪作;玉米與谷子、高粱、燕麥、紅小豆等耐旱耐瘠薄的雜糧雜豆輪作;玉米與花生、向日葵、油用牡丹等油料作物輪作。休耕也不是讓耕地“光禿禿”。地下水漏斗區(qū)實行“一季休耕、一季雨養(yǎng)”,要休耕冬小麥,種植春玉米、馬鈴薯和耐旱耐瘠薄的雜糧雜豆;重金屬污染區(qū)采取種植具有高吸收固定重金屬功能的植物實現生物移除;對于生態(tài)退化區(qū)采取限年數休耕,如西北生態(tài)嚴重退化地區(qū),選擇干旱缺水、土壤沙化、鹽漬化嚴重的一季作物區(qū),連續(xù)休耕3年。
輪作休耕不可隨意“輪”、隨意“休”,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推進,才可以實現糧食安全、農民增收、環(huán)境友好的多重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