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山東省東明縣共落實首批農機購置補貼資金590萬元,補貼各類機械800余臺套。為使補貼機械及時高效發(fā)揮作用,惠農政策規(guī)范扎實有效落實,東明縣農機中心在補貼機械發(fā)放過程中陽光操作、強化管理,堅持科學務實理念,努力做到農戶滿意、政府放心。
一是現(xiàn)場管理。安排專人全程組織、監(jiān)督機械的安裝、調試,并現(xiàn)場完成補貼機械的檢驗、登記、編號、噴涂標識、拍照等工作,認真做到“發(fā)放一臺,登記一臺,檢驗一臺,噴涂一臺、拍照一臺”。嚴格履行一條龍管理服務模式,得到廣大補貼戶的贊同。
二是建檔管理。按照簽訂合同的內容,對所有補貼機械進行逐臺登記核實,對補貼機械的型號、生產廠家、價格以及補貼戶的姓名、年齡、籍貫、身份證號碼、補貼金額、聯(lián)系方式等進行采集,建立詳細的記錄臺帳和電子明細檔案。并采取機械與機主“用戶、機具、合同三方面合影”的留檔方式,進一步規(guī)范和加強檔案管理。
三是安全管理。對補貼機械逐臺進行檢驗和審核手續(xù),確保補貼機械質量,讓補貼戶用上放心機。同時,對無駕駛操作資格的人員,進行相應培訓和考試;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的機械辦理牌照。做到從源頭上抓好安全監(jiān)管,消除農機安全隱患,從而促進農機“三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