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指導意見適用于黃淮海地區(qū)冬小麥生產,也可供西北冬春麥區(qū)小麥生產參考。
在一定區(qū)域內,提倡標準化作業(yè),小麥品種類型、耕作模式、種植規(guī)格、機具作業(yè)幅寬、作業(yè)機具的調試等應盡量規(guī)范一致,并考慮與其他作業(yè)環(huán)節(jié)及下茬作物匹配。
一、播前準備
(一)品種選擇。按照當地農業(yè)部門的推薦,選擇適宜的小麥主導品種,肥水條件良好的高產田應選用豐產潛力大、抗倒伏性強的品種;旱薄地應選用抗旱耐瘠的品種;在土層較厚、肥力較高的旱肥地,則應種植抗旱耐肥的品種。
?。ǘ┓N子處理。小麥種子質量應達到國家標準,其中純度≥99%、凈度≥98%、發(fā)芽率≥85%、水分≤13%。
播種前的種子藥劑處理是防治地下害蟲和預防小麥種傳、土傳病害以及苗期病蟲害的主要措施。應根據當地病蟲害發(fā)生情況選擇高效安全的殺菌劑、殺蟲劑,用包衣機、拌種機進行種子機械包衣或拌種,以確保種子處理和播種質量。
?。ㄈ┱亍H珙A測播種時墑情不足,應提前灌水造墑。整地前,按農藝要求施用底肥。
1.秸稈處理。前茬作物收獲后,對田間剩余秸稈進行粉碎還田。要求粉碎后85%以上的秸稈長度≤10厘米,且拋撒均勻。
2.旋耕整地。適宜作業(yè)的土壤含水率15%―25%。旋耕深度要達到12厘米以上,旋耕深淺一致,耕深穩(wěn)定性≥85%,耕后地表平整度≤5%,碎土率≥50%。必要時鎮(zhèn)壓,為提高播種質量奠定基礎。間隔3―4年深松1次,打破犁底層。深松整地深度一般為35―40厘米,穩(wěn)定性≥80%,土壤膨松度≥40%。深松后應及時合墑。
3.保護性耕作。實行保護性耕作的地塊,如田間秸稈覆蓋狀況或地表平整度影響免耕播種作業(yè)質量,應進行秸稈勻撒處理或地表平整,保證播種質量。
4.耕翻整地。適宜作業(yè)條件:土壤含水率15%―25%。
對上茬作物根茬較硬,沒有實行保護性耕作的地區(qū),小麥播種前需進行耕翻整地。耕翻整地屬于重負荷作業(yè),需用大中型拖拉機牽引,拖拉機功率應根據不同耕深、土壤比阻選配。整地質量要求:耕深≥20厘米,深淺一致,無重耕或漏耕,耕深及耕寬變異系數≤10%。犁溝平直,溝底平整,垡塊翻轉良好、扣實,以掩埋雜草、肥料和殘茬。耕翻后及時進行整地作業(yè),要求土壤散碎良好,地表平整,滿足播種要求。
二、播種
(一)適期播種。一般冬性品種播種適期為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6―18度,半冬性品種為14―16度,春性品種為12―14度。具體確定冬小麥播種適期時,還要考慮麥田的土壤類型、土壤墑情和安全越冬情況等。旱地播種應掌握有墑不等時,時到不等墑的原則。
(二)適量播種。根據品種分蘗成穗特性、播期和土壤肥力水平確定播種量。黃淮海中部、南部高產麥田或分蘗成穗率高的品種,播量一般控制在6―8千克/畝,基本苗控制在12萬―15萬株/畝;中產麥田或分蘗成穗率低的品種播量一般控制在8―11千克/畝,基本苗控制在15萬―20萬株/畝;黃淮海北部播量一般控制在11―13千克/畝,基本苗控制在18萬―25萬株/畝。晚播麥田適當增加播量,無水澆條件的旱地麥田播量12―15千克/畝,基本苗控制在20萬―25萬株/畝。
(三)提高播種質量。采用機械化精少量播種技術一次完成施肥、播種、鎮(zhèn)壓等復式作業(yè)。播種深度為3―5厘米,要求播量精確、下種均勻,無漏播、重播,覆土均勻嚴密,播后鎮(zhèn)壓效果良好。實行保護性耕作的地塊,播種時應保證種子與土壤接觸良好。調整播量時,應考慮藥劑拌種使種子重量增加的因素。
?。ㄋ模┎シN機具選用。根據當地實際和農藝要求,選用帶有鎮(zhèn)壓裝置的精少量播種機具,一次性完成秸稈處理、播種、施肥、鎮(zhèn)壓等復式作業(yè)。其中,少免耕播種機應具有較強的秸稈防堵能力,施肥機構的排肥能力應達到60公斤/畝以上。
三、田間管理
?。ㄒ唬┒肮芾?/FONT>
1.查苗補苗。出苗后及時查苗,發(fā)現漏播及時浸種催芽補種。
2.苗期病蟲草害防治。根據病蟲草害發(fā)生情況選用適合的藥劑及用量,按照機械化高效植保技術操作規(guī)程進行防治作業(yè)。有條件的地區(qū),可采用噴桿式噴霧機進行均勻噴灑,要做到不漏噴、不重噴、無滴漏,以防出現藥害。
3.適時澆越冬水。當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下降到3―5度時開始澆越冬水。一般每畝灌水量為40立方米左右。有條件的地區(qū),可采用低壓噴灌、滴灌、微噴等節(jié)水灌溉技術和裝備。
?。ǘ┐杭竟芾?/FONT>
1.返青期鎮(zhèn)壓。對麥苗過旺和秸稈還田量大的地塊,應進行返青期鎮(zhèn)壓。可采用拖拉機牽引鎮(zhèn)壓器進行鎮(zhèn)壓,以沉實土壤,提溫保墑。
2.起身拔節(jié)期追肥澆水。澆水時間應視苗情和墑情而定,正常情況下,三類苗宜在返青期澆水,二類苗宜在起身期澆水,一類苗宜在拔節(jié)期澆水。根據肥料運籌方式結合澆水,同步施肥,可采用低壓噴灌、微噴等節(jié)水灌溉技術。
3.病蟲害防治。起身拔節(jié)期和抽穗期是病蟲害防治的兩個關鍵時期。各地應加強植保機械化作業(yè)指導與服務,根據植保部門的預測預報,選擇適宜的藥劑和施藥時間;在植保機具選擇上,可采用機動噴霧機、背負式噴霧噴粉機、電動噴霧機、農業(yè)航空植保等機具;機械化植保作業(yè)應符合噴霧機(器)作業(yè)質量、噴霧器安全施藥技術規(guī)范等方面的要求。
4.肥料運籌。根據地力基礎和產量目標確定肥料用量、時期及底追比例(見下表),提倡測土配方施肥和機械深施。磷、鉀肥和有機肥全部底施。
免耕播種時種肥要選用氮、磷、鉀有效含量40%以上的粒狀復合肥或復混肥,施用量一般40―50千克/畝,肥料應施在種子正或側下方3―5厘米處,肥帶寬度宜在3厘米以上。追肥根據苗情長勢而定。
四、收獲
目前小麥聯合收獲機型號較多,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為提高下茬作物的播種出苗質量,要求小麥聯合收割機帶有秸稈粉碎及拋撒裝置,確保秸稈均勻分布地表。收獲時間應掌握在蠟熟末期,同時做到割茬高度≤15厘米,收割損失率≤2%。作業(yè)后,收割機應及時清倉,防止病蟲害跨地區(qū)傳播。
五、注意事項
作業(yè)前應檢查機具技術狀況,查看機具各裝置是否連接牢固,轉動部件是否靈活,傳動部件是否可靠,潤滑狀況是否良好,懸掛升降裝置是否靈敏可靠。播種機播種量及施肥量調整準確,各行均勻。植保機具作業(yè)后要妥善處理殘留藥液,徹底清洗施藥器械,防止污染水源和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