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一個葡萄種植戶聊天,種了六畝的葡萄,他經常去一家農藥店拿貨,什么直銷電商了之類的他全部不關心,也完全不相信。
我問他,你為什么選擇那家零售店拿藥。
他的回答很直接:
因為他自己有地啊,那些東西他自己都用過的,我放心。
不知道各位看到這個答案以后會怎么想。
當然了,葡萄因為本身價值高,投入大,相對來說種植戶更加的理性和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選擇。更多的一些低價值作物區(qū)的種植戶購買農資產品都完全屬于沖動型的主兒,誰給便宜了就要誰的,誰給送禮品了就要誰的,誰忽悠了講課了搞演出了就要誰的,關于這種類型的確實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希望種植戶這個群體慢慢的成熟和理性;而對于一些高價值經濟作物區(qū),是應該好好想想,停留下來,思考思考如何布局產品結構了。
今天聊聊關于農資店產品種類的問題。
很多零售商關于產品的經營,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產品越多越好,更有的很多人同樣一個品類的產品,就有好幾個品牌和價位的,然后有些產品自己了解的都不是很清晰。
我遇到過兩個最奇葩的事情,在云南一個葡萄區(qū)零售店,光沖施肥就搞了七八個廠家的,各種價格都有,當時我都給暈乎了,這些產品記價格你都記不住吧?另外一個在陜西,一個百草枯,竟然有四五個品牌和價格的。
我在零售店真的遇到過,農戶要一個他不經常賣的產品,他自己都不記得價格,需要翻翻賬本才可以說出來價格,這樣的情況下,怎么可能對產品更了解呢?
好多人都有一個經營理念:
只要有產品不要錢,能鋪貨的都愿意多接一些貨,只要放到這里或多或少都是可以賣出去一些的。
其實這絕對是一種得不償失的選擇。有些產品你賣了一年可能總共都賺不到一千塊錢,但是因為你對這些產品不了解,加上你的產品太多,從而沒有辦法去跟蹤這些產品的使用情況,一旦這些產品用過以后效果不太好了,結果就影響了自己。并且,好多產品到最后都成為了你的庫存,也就一兩件你給人家退也不好意思退,但是賣又劃不來用心的賣。事實上,我們可以十分確認,一個產品在你門店連你都不怎么注意的情況下,這個產品用出去效果一般都不理想。
而未來,農資店的產品總數量一定是減少的,減少到自己對每一個產品都特別了解和熟悉,從而可以更多的獲得農戶的信任。
只有把產品的總數量減少到一定程度,你才可能會更加的了解你的產品,和容易跟蹤你的產品。
農業(yè)技術不僅僅包括地里作物的病害,還包括對產品的知識掌握。
沒事的時候,可以想想,如何才可以讓農戶放心,當農戶對你放心,感覺和你合作安心的時候,他就會成為你一個很忠實的用戶。
問問自己:我如何才可以讓他相信我?
我堅信,讓他相信你的辦法肯定不是用嘴說的,而是行動。從減少產品品類,了解產品的實際情況開始,言之有物……
減少產品品類有以下好處:
1、庫存少,賺到手里的錢就是賺到手里的錢,而不是庫存;
2、可以對產品更了解,有更多的時間跟蹤產品的回饋效果,當你了解了你的產品以后你會更有底氣的;
3、就賣幾個產品,賣的時間長了自然就賣出來竅門了;
4、輕松多了,門店也不會那么亂了,啥產品都有,別說農民進到店里不知道選擇那個產品了,你自己有時候都迷茫不知道應該賣那個產品;
5、單品量大的時候,一個是容易引起市場的覆蓋效應,另外一個可以獲得上游更大的支持;
……
來,留言的地方說說你是怎么看待這些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