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灰霉病
花生灰霉病主要發(fā)生在我國南方花生產(chǎn)區(qū)。在廣東省,春季如遇長期低溫陰雨天氣,引起此病廣泛流行,可給花生生產(chǎn)帶來很大損失。
1.癥狀表現(xiàn) 病菌侵染花生葉片、莖和莢果。通常葉片先發(fā)病,向莖和地下部蔓延,并不出現(xiàn)水漬狀病斑,迅速變褐色、軟腐,病組織上布滿大量灰色的霉和菌核。在適宜的氣溫條件下,病菌迅速侵染植株所有部位,造成全株或部分枝條枯死。
2.防治方法 適時播種,注意播種不要過早,遇低溫陰雨天氣做好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天晴后及時追肥,促進病株回復生長。在初發(fā)病剪短如階段預報有持續(xù)低溫多雨天氣,可用百菌清、多菌靈和硫菌靈等殺菌劑噴霧。
二,根結線蟲病
花生根結線蟲病,俗稱地黃病、矮黃病、黃秧病等,受害的花生產(chǎn)量、品質(zhì)都降低。此病在我們山東、河北、河南、遼寧、安徽、江蘇、湖南、廣東、廣西、北京等10多個省市(區(qū))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與危害,其中以山東的煙臺、河北的唐山、遼寧的遼南發(fā)病最為嚴重?;ㄉ芎笠话銣p產(chǎn)20%-30%,重者達70%-80%。
1.癥狀表現(xiàn) 花生的入土部位(根、莢果、果柄)均能被線蟲侵染。首先從根端侵入,使根端逐漸形成紡錘狀或不規(guī)則狀的蟲癭,在蟲癭上長出許多幼嫩的細毛根,這些毛根對新長出的毛根進行反復多次的侵染,使整個根系形成亂發(fā)似的須根團,上面粘褐色突起(蟲癭),根莖部及果柄線蟲侵染后,長城葡萄水狀的蟲癭簇。由于花生根系收到破壞,地上部分表現(xiàn)為葉片黃花瘦小,葉緣焦灼,提早落葉,萎黃不長。雨季來后,病株可由黃磚綠,但植株矮小,長勢弱,田間常可見一簇簇、一片片的病窩。
2.防治方法 深翻改土,增施肥料,創(chuàng)造花生良好的生育條件,增強抗病力。實行花生與玉米、小麥等禾本科作物輪作。在花生收貨時,結合深刨病根,把蟲癭帶到地表,使其干燥致死,病做好修建排水系統(tǒng)、不用病土墊圈,小麥寄主雜草等工作。另外,選育和應用抗病品種也是根基線蟲病防治的重要途徑。
藥劑防治:一是土壤處理,每公頃用10%克線磷顆粒劑30-60千克或90%棉隆粉劑45-75千克,結合春、秋季耕地時隨犁撒施;二是播種溝施藥防治,每公頃用80%益舒寶顆粒劑22.5-30千克或10%克線丹顆粒劑30千克,5%滅線唑顆粒劑45-60千克,10%防線劑1號乳劑37.5-45千克,結合播種施藥于播種溝內(nèi),溝深15厘米,與種子隔離施用,以防發(fā)生藥害。
三,菌核病
花生菌核病是花生大、小菌核病的統(tǒng)稱。該病害在我國南北花生產(chǎn)區(qū)均有發(fā)生,但為害不大,通常以曉軍合并的發(fā)生為主,個別年份或個別地塊為害較重。
1.癥狀表現(xiàn) 花生菌核病常發(fā)生在花生生長后期,為害花生葉片、莖、果柄、莢果等各個部位。小菌核病在葉片產(chǎn)生近園形、直徑3-8毫米,不明顯輪紋狀褐色病斑。潮濕時病斑呈水漬狀。莖上病斑由褐色變深褐色,進一步蔓延擴大,造成莖稈腐軟,植株萎蔫枯死?;ㄉ鷮⒔斋@時,在病組織內(nèi)外產(chǎn)生大量小菌核。果針易受害,使莢果丟失在土內(nèi)。莢果受害后,種子腐敗干縮。大菌核病引起的癥狀和小菌核病相似,后期產(chǎn)生菌核較大。
2.防治方法 與禾谷類作物合理輪作,可以減輕病害發(fā)生?;ㄉ斋@后清除病株,進行深耕,將遺留在田間的病殘體和菌核翻入土中,可減少菌源,減輕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