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就仁波切:是誰用什么方式制造了地獄的武器?
來源:騰訊佛學(xué) 2014-05-05
是誰用什么方式制造了地獄的武器?
——寂天菩薩,《入菩薩行》
在佛教名相中,制約因素通常稱之為“煩惱”,有時候也稱之為“毒”。許多佛教心理學(xué)典籍都對煩惱做了廣泛研究,且一致公認有三種主要煩惱,它們就是形成其他煩惱,讓我們無法看清事物真實面貌的根本原因。這三種煩惱是:愚癡、貪著和瞋念。
愚癡即是無法體會自心無限的潛能、明性和力量,就像透過有色眼鏡來看這個世界一樣,無論你看到什么,都已經(jīng)被鏡片的顏色所偽裝或曲解而失真了。就根本層面來看,愚癡將覺性基本的開放體驗曲解為一種固有的二元對立“自”與“他”。
因此,愚癡可以說是一種雙重問題,一旦我們認定自己是單一且獨立存在的“自我”,設(shè)定了溲的神經(jīng)元習(xí)性之后,我們必然會將“非自我”的一切視為“他”?!八笨梢允侨魏问挛铮鹤雷?、香蕉、他人,甚至是這個“自我”正在想或正在感受的事物,因而我們所經(jīng)歷的一切都變成了陌生人。一旦習(xí)慣了分別“自”與“他”,我們就會把自己囚禁在二元對立的感知方式中,在“自我”與“外在世界”之間畫出概念性的分界線;這個“外界”看起來是多么廣闊,讓我們禁不住覺得自己是多么渺小、有限,又脆弱啊!我們開始把他人和物質(zhì)視為快樂或不快樂的可能來源,生活因而變成一種爭斗拼搏,必須在他人捷足先登之前,搶先得到所需的一切以獲得快樂。
梵文中,這樣的爭斗拼搏稱之為“娑婆”或“輪回”(samsara),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車輪”或“循環(huán)”。所謂的“輪回”,特別指的是痛苦的輪回或循環(huán),是一種不斷重蹈覆轍的習(xí)性。我們一再依循相同的經(jīng)驗,卻期望得到不同的結(jié)果。如果你看過貓或狗追著自己的尾巴跑,那你就懂得“輪回”的意義了。雖然看貓或狗追著自己的尾巴跑好像很有趣,但是,當你自己的心這么做的時候,可是一點也不好玩。
輪回的相反就是涅槃(nirvana),但這個名相和“空性”一樣,幾乎完全被誤解了。梵文中,涅槃可直譯為“熄滅”或“吹熄”(就好像吹滅蠟燭一樣)。涅槃通常被詮釋為一種完全喜悅或快樂的狀態(tài),而這種喜樂是熄滅“自我感”或“有我的概念”之后油然生起的。這樣的解釋就某種程度來說是正確的,但沒有考慮到,具有形體的我們大多生活在一個相對的世界中,處處都得注意到倫理、道德、法律和身體的差異。
生活在這個世界,卻不愿意接受它的相對性差異,就跟企圖逃避生為左撇子或右撇子一樣可笑與困難。這樣逃避又有什么意義呢?對涅槃更正確的詮釋是,采用一種更開闊的觀點來看相對世界中的種種體驗,即接納所有體驗,不論快樂或痛苦,全都是覺性的展現(xiàn)。大部分人當然都只想經(jīng)歷快樂的“高音符”,不過,最近我的一個學(xué)生指出,若是將貝多芬的交響曲或任何現(xiàn)代歌曲里的“低音符”都刪除的話,樂曲就會變得很粗劣且空洞。
把“輪回”和“涅槃”當作是一種看待事物的觀點,應(yīng)該是比較貼切的解釋。輪回是以“界定或辨認體驗是痛苦或不悅”為基礎(chǔ)的觀點,而涅槃則立足于“心完全客觀的狀態(tài)”,即不評論、不分別地接受所有體驗。這開啟了我們看到答案的潛能,那答案也許不是直接與自我生存有關(guān),但卻與一切有情眾生的生存更有關(guān)聯(lián)。
因此,我們就要來探討三種主要煩惱中的第二項。
由“他”中分離出來的“自我”感知,其實是一種生物機制,是神經(jīng)元之間已經(jīng)建構(gòu)的對話模式,持續(xù)對其他神經(jīng)元系統(tǒng)發(fā)出信號:“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個別、獨立存在的生物,我們需要某些東西才能維持生存?!庇捎谖覀兓钤谌怏w中,因此氧氣、食物和水等確實是不可或缺的。此外,有人曾與我談及關(guān)于嬰兒存活的研究,報告顯示,為了生存,我們需要一定程度身體方面的滋養(yǎng),例如我們需要被觸摸,需要有人跟我們說說話,也需要有人認同我們的存在。
然而,當我們將“生物必需要素”概括為“與基本生存無關(guān)的事物”時,問題就來了。佛教名相中,這種概括性被稱為“貪著”或“欲望”,而這跟愚癡一樣,都具有神經(jīng)元的生物基礎(chǔ)。
舉例來說,假使吃巧克力的時候感到愉悅,我們就會建立起一種神經(jīng)元連接,這種連接讓我們將巧克力與生理的愉悅感劃上等號。但這并不表示巧克力本身是好東西或壞東西,巧克力原本就具有制造生理愉悅感的化學(xué)成分,導(dǎo)致問題真正產(chǎn)生的是我們神經(jīng)元對巧克力的貪著。
貪著在很多方面跟上癮沒兩樣,是對外物或經(jīng)驗的一種強迫性依賴,以便制造出一種“完滿”的假相。不幸的是,就如同所有上癮癥狀一樣,貪著會隨著日久月深而愈演愈烈,縱使得到了夢寐以求的人、事、物,但我們所經(jīng)歷的“滿足感”是不會長久的。無論是今天、這個月或今年,讓我們快樂的任何“人、事、物”也都注定會改變——“改變”是相對實相中唯一不變的事實。
佛陀將貪著比喻為飲用海洋中的咸水,喝得愈多,就愈口渴。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的心被貪著所制約時,無論擁有多少,我們永遠都無法真正感到滿足。我們失去了區(qū)別什么是“快樂的直接體驗”,什么又是“暫時讓我們快樂的對境”的能力。所以,我們不僅變得愈來愈依賴外境,也強化了“依賴外境給予我們快樂”的這種神經(jīng)元模式的制約。
你也可以把巧克力代換成其他東西,對某些人來說,人際關(guān)系是快樂的關(guān)鍵。見到某個具有魅力的人時,他們就會想盡辦法接近這個人,但當他們終于達到目的,跟這個人建立起關(guān)系時,彼此間的關(guān)系卻又不如原來所想象的那樣令人滿意。為什么?這是因為他們所貪著的并非外物,而是腦部神經(jīng)元虛構(gòu)出來的故事罷了。這個故事以多層次的方式進行著,內(nèi)容從達到欲求之后可能得到的好處,乃至得不到時會面臨的恐懼等等。
很多人都以為,如果能夠獲得意外的好運,比如說贏得彩票大獎,就會讓他們快樂得不得了。但是我的學(xué)生告訴我,由菲力普·布林曼(Phillip Brinkman)所做的一項有趣的研究顯示(《個性與社會心理學(xué)》(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雜志第36期,第917頁,“中獎?wù)吲c意外受害者:快樂是相對的嗎?”(Lottery Winners and Accident Victims: Is Happiness Relative?),菲力普·布林曼(Philip Brinkman)著,1978年。),新近中獎的人并沒有比“未經(jīng)歷暴發(fā)戶興奮感的對照組”更快樂。事實上,中獎的人說,在最初的興奮激動消退之后,他們?nèi)粘I钪械臉啡ぃ袷歉笥蚜奶?、得到贊美,或只是看看雜志的樂趣,跟不曾經(jīng)歷過這樣重大改變的人比起來,反而相對地減少了。
這個研究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聽到的一則故事。有一個老人買了獎金高達一億元的彩票,但買了彩票之后不久,他就因為心臟病發(fā)作而被送到醫(yī)院。醫(yī)生囑咐他一定要多休息,并且嚴禁接觸任何會讓他興奮的事物。就在老人住院期間,他所買的彩票竟然中了大獎。由于正在住院,所以他對幸運中獎一事當然毫無所知。不過,他的孩子和妻子知道后便前往醫(yī)院,想要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到病房探視他之前,他們先去見了醫(yī)生,告知有關(guān)老人幸運中獎一事。一說完,醫(yī)生便要求他們先不要跟老人提這件事?!八麜^興奮,”醫(yī)生解釋說,“這會讓他心臟病發(fā)死亡。”老人的妻子和孩子跟醫(yī)生爭辯了起來,他們相信這個好消息會讓他病情好轉(zhuǎn)。不過,到最后他們還是同意讓醫(yī)生用和緩的方式去宣布這個好消息,讓老人不至于過度興奮。于是老人的妻子和孩子便坐在大廳等候,而讓醫(yī)生進去病房。一開始,醫(yī)生先是詢問老人的癥狀、感受等。問了很多問題之后,才隨意地說:“你有買過彩票嗎?”老人回答說,其實就在住院前,他才買了一張彩票。
“如果你中了獎,”醫(yī)生問道,“你會覺得怎么樣?”
“嗯,如果真的中了獎,那很好。沒中獎的話,也沒關(guān)系。我已經(jīng)是個半只腳踏進棺材的人了,中不中獎都無所謂?!?/p>
“你不會真的這樣想吧!”醫(yī)生若無其事地說道,“如果真的中了獎,你一定會興奮得要死,對不對?”
但老人卻答道:“不會!事實上,如果你有辦法讓我病情好轉(zhuǎn),我會很樂意分給你一半的獎金?!贬t(yī)生笑了,“別想這檔子事了,”他說,“我只是隨意說說而已。”
但是老人很堅持:“不,我是說真的。如果你可以讓我病情好轉(zhuǎn),我又真的中了獎的話,一定會分給你一半的獎金?!?/p>
醫(yī)生又笑了,“要不然你把剛剛說的話寫在紙上,”他開玩笑地說,“說你會分給我一半獎金,可以嗎?”
“好啊,就這么辦?!崩先送饬?,伸手從床邊桌上拿起便條紙,緩慢無力地寫了一張分給醫(yī)生一半獎金的同意書,并在上頭簽了名,然后交給了醫(yī)生。
醫(yī)生盯著這張同意書和老人的簽名,知道他就要得到這么多錢了,一陣興奮,竟然當場就倒地身亡。當醫(yī)生倒地時,老人大叫了起來。聽到老人的叫聲,他的妻子和孩子恐懼極了,以為醫(yī)生一語成讖,老人因為這個消息興奮過度而心臟病發(fā)身亡!他們沖進病房,只見老人坐在床上,醫(yī)生卻倒臥在地上。當護士和其他醫(yī)生沖進來試圖搶救醫(yī)生時,家人便悄悄告訴老人有關(guān)中獎一事。出乎大家意料之外,老人對于贏得一億元獎金似乎并不怎么興奮,這個消息也沒有對他造成任何傷害。事實上,幾個星期之后,他的病情逐漸好轉(zhuǎn),終于可以出院回家了。當然,他也很高興可以享受從天而降的財富,但他并不貪著這些財富。相反的,這位醫(yī)生卻因為太執(zhí)著于獲得巨額財富,過度興奮而讓心臟承受不了,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每個強烈的貪念都會引發(fā)相對強度的恐懼,因為唯恐得不到所求,或害怕失去所得。以佛教的語言來說,這樣的恐懼就稱之為“瞋念”,它是一種抗拒,拒絕接受相對真理的無常本質(zhì)所導(dǎo)致的必然變化。
恒常且獨立存在的自我概念驅(qū)使我們拼命抵抗不可避免的改變,以確?!白晕摇笨梢蕴幱诎踩慰康臓顟B(tài)。一旦我們達到自覺完滿的某種狀況時,又希望一切都維持不變。我們愈是貪著那些讓我們感到完滿的事物,就愈害怕失去,假如有一天真的失去了,痛苦就來得愈加猛烈。
瞋念有如一種自我應(yīng)驗(self-ulfilling prophecy)。由于“自身不夠圓滿,必須依賴外境才能獲得快樂”的觀念,使得我們?yōu)榍笕】鞓范龅乃信ψ⒍ㄒ?,而讓“自身不夠圓滿”的看法成真。想一想自己在喜愛的人面前的行徑就知道了。你是不是盡其所能地讓那個人認為你很優(yōu)雅、高貴且自信?或者有時候你突然就像個呆子似的結(jié)結(jié)巴巴說不出話來?如果這個人跟別人有說有笑,你是否感到受傷且嫉妒,而且還不經(jīng)意或明顯地流露出你的痛苦與嫉妒?你對這個人的貪著是否強烈到讓他(她)感受到你那不顧一切的瘋狂,因而開始避著你?
瞋念會強化你那自認受限、脆弱,以及不完滿的神經(jīng)元模式,因為,任何可能對這個心理建構(gòu)而成的“自我”獨立性造成的破壞,都會被視為一種威脅,會讓你不自覺地耗費大量心力,密切監(jiān)視著周遭潛在的危機。腎上腺素在你體內(nèi)洶涌呼嘯,讓你心跳加速、肌肉緊繃,肺葉像鼓風(fēng)機一樣瘋狂起伏,這些感受都是壓力過大的癥狀。許多科學(xué)家告訴我,這可能會導(dǎo)致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憂郁、失眠、消化不良、起疹子、甲狀腺與腎臟機能失常、高血壓,甚至高膽固醇等。
純粹就情緒性層面而言,瞋念通常會以憤怒,甚至仇恨的狀態(tài)顯露出來。你沒有認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基于心理建構(gòu)的意象,反而“理所當然地”責怪他人、外在事物或情境造成了你的痛苦。當有人表現(xiàn)得像是要妨礙你得到你想要的事物時,你就開始認為他們很不可信賴或不安好心眼,然后咕突嵯刖“旆ū蕓他們,或?qū)λ麄冞M行反擊。在憤怒的操控下,你把所有的人、事、物都視為敵人,結(jié)果導(dǎo)致你的內(nèi)在和外在世界愈來愈狹小;你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也強化了產(chǎn)生恐懼和脆弱感的特定神經(jīng)元模式。
========我是分割線========
周周向上每日分享,歡迎關(guān)注!
a. 點擊標題下方“周周向上→”關(guān)注;
b. 搜索公眾賬號“周周向上”關(guān)注;
c. 掃描頁面下方的二維碼關(guān)注;
d. 聯(lián)系編者18049700567(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