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糖生物學的不斷深入發(fā)展,甲殼素、殼聚糖以及殼寡糖已相繼被發(fā)現,并投入研究與開發(fā),特別是在保健品領域,這些產品更是銷售的熱火朝天。那么這三者之間有什么相關性,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甲殼素
Chitin.甲殼質是1811年由法國學者布拉克諾發(fā)現,1823年由歐吉爾從甲殼動物外殼中提取,并命名為CHITIN,譯名為幾丁質。外觀及性質:淡米黃色至白色。
甲殼素是第一個實際應用的產品,也是在日本第一個被批準的“功能性食品”。但是甲殼素不溶于水、堿、一般的酸和有機溶劑,只溶于部分濃酸,是依靠人體胃腸道中的甲殼素酶、溶菌酶等的作用少部分分解,因此其吸收率極低,服用量較大,產生的服用反應也高達70%以上。對甲殼素進行化學處理,脫掉其中的乙?;?,就變成了殼聚糖。
殼聚糖
殼聚糖(chitosan),化學名稱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是由甲殼素(chitin)經過脫乙酰作用得到的,一般而言,N-乙酰基脫去55%以上的就可稱之為殼聚糖。
殼聚糖已經可以溶于稀酸,比甲殼素進了一步。但是甲殼素和殼聚糖都是大分子,分子量在幾十萬到幾百萬,都不溶于水。
甲殼素經脫乙?;幚淼玫綒ぞ厶?,再經過進一步降解,就成為殼寡糖。
殼寡糖
利用殼聚糖為原料,把殼聚糖降解為小分子,就是殼寡糖。其分子量在3000Da左右,聚合度為2-20。因此殼寡糖本身是一種混合物,里面有單糖一直到殼十糖,每一種糖類都有其一定的功能性。
殼寡糖可以直接溶于水,水溶性大于99%,人體吸收率99.88%,服用量和服用后反應大為減少,直接參與人體的生理調節(jié)效果比殼聚糖更為顯著,具有許多優(yōu)于高分子量殼聚糖的功能。而殼聚糖則要通過人體的生物酶降解先得到部分小分子量的殼寡糖,一般情況下,降解比例為1-5%,其余95%的聚糖則通過人的腸道系統(tǒng)而排除,所以殼寡糖增加機體免疫功能比殼聚糖更強。
殼寡糖與殼聚糖的具體區(qū)別
1.分子量區(qū)別:殼寡糖是殼聚糖經特殊的生物酶技術處理得到的一種全新產品,分子量在3000Da以下;殼聚糖是甲殼素部分脫乙?;漠a物,分子量在50-100萬。
2.溶解性區(qū)別:殼寡糖分子量較低,能完全溶于水;殼聚糖只能溶解于稀酸溶液中。水溶性的增強是影響殼寡糖一些生理活性的重要因素,只有溶于水,才有可能被生物體吸收和利用,表現出生物活性,所以殼寡糖更容易被人體、動物和植物體吸收。
3.功能性區(qū)別:分子量在2000以下的殼寡糖展現出獨特的生理活性和功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功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轉移;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抗菌、抑菌和顯著的保濕吸濕能力等。
分子量低于5000的殼寡糖具有阻礙病原菌生長繁殖,促進蛋白質合成,活化植物細胞,從而促進植物快速生長。
殼寡糖的眾多功能表明了它是寡糖家族中的另類,殼寡糖是已發(fā)現寡糖中唯一呈堿性、帶正電荷的寡糖,這個特點也決定了它是唯一可以被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的寡糖,而經血液循環(huán)到達全身各部位正是其發(fā)揮其它眾多生物功能的基礎。
殼寡糖被腸道吸收的前提是不被消化酶消化,殼寡糖是由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鍵連接而成的聚合體,而人類胃腸道中的消化酶主要作用于α-1,4-糖苷鍵,所以殼寡糖在胃腸道中可以保持結構的完整性。
農業(yè)技術 微信號:nyjs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