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化肥行業(yè)動作頻頻。12月8日,業(yè)內有消息傳出,化肥2012年的出口關稅政策已經基本確定,10日左右即將出臺;而2012年上半年度進口鉀肥價格的談判,也將于下周正式啟動。
此前,作為外方談判者的國際鉀肥供應商BPC放出風來,表示將于12月與中國進行2012年鉀肥合同談判,且報價不會低于印度最新執(zhí)行的合同價530美元/噸。
不過8日當天,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員則向記者回應稱,“尚未聽說談判下周啟動”。歷年來牽頭負責中國進口鉀肥價格談判的中化化肥,在2011年談下的價格分別為400美元/噸(上半年)和470美元/噸(下半年)。外方初步報價比今年價格高出不少,意味著新的一輪價格博弈將相當激烈。
價格備受關注之外,鉀肥資源近年來的金融化趨勢也正引起中方重視。在中國無機鹽工業(yè)協(xié)會鉀鹽(肥)行業(yè)分會第六屆年會期間,中川國際礦業(yè)公司國際業(yè)務總經理閆長明告訴記者:“鉀鹽已經被金融資本關注,國際資本的手已經伸進該行業(yè),如果不及時跟隨和應對,就有可能醞釀出類似鐵礦石問題的被動局面。”
價格談判:保持“洼地”
“不管怎樣,中方談判隊伍總是要為國內爭取最低的價格。”上述中化化肥人士向記者表示。
11月的一次行業(yè)論壇上,俄羅斯鉀肥銷售公司BPC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司元功曾表示,在2012年的價格談判中,BPC對中國的報價肯定不能低于印度的530美元。
“通常情況下,進入第四季度相關企業(yè)及部門就會開始著手鉀肥進口大合同談判的事宜,但從歷年情況來看,具體何時啟動并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yè)研究員李加楠向記者指出:“連續(xù)的推遲是否有利于中方也并不確定。由于目前鉀肥的國際價格走勢相對樂觀,且此前鉀肥大合同進口價格相對較高,談判即將啟動的消息將會提振市場信心,這將會使得鉀肥價格上漲的預期增強。未來若鉀肥價格上漲,推遲談判則對中方不利。”
對于中方來說,能否繼續(xù)保持“低于外部”的紀錄是重要任務。2007年中國進口氯化鉀每噸平均到岸價為243美元,同期印度價格為275美元、巴西和東南亞地區(qū)價格為350美元;2008年中國到岸價格漲至600~650美元,同期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qū)價格大多超過1000美元;2009年中國平均到岸價為594美元,而到了2010年這一數(shù)字又降至350美元,同期印度價格為460美元。
2011年開始,談判變成“一年合同、兩次定價”,但無論是1月份400美元/噸的進口價格,還是6月底470美元/噸的進口價格,相比于美洲、東南亞等地區(qū)500美元以上的到岸價,中國始終是國際鉀肥價格的“洼地”。
資源趨勢:初識金融化在12月8日的年會上,閆長明列舉了一份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統(tǒng)計,當前世界探明鉀鹽的儲量約為133億噸,其中加拿大、俄羅斯、白俄、德國、以色列占全球鉀鹽產量83%;中國、美國、巴西、印度和東南亞則占全球鉀鹽消費總量的66%;資源和消費地區(qū)分布的嚴重不均衡,造成了當前國際鉀肥供給的高度壟斷。
而在市場貿易層面,兩大銷售聯(lián)盟北美Canpotex,以及俄羅斯BPC(包括俄羅斯鉀肥Belaruskali和烏拉爾鉀肥Uralkali)加上IPC(希爾維尼特Silvinit),兩大集團6家企業(yè),分別直接控制了全球37.3%和32.5%的鉀肥產能。這一壟斷比例超過其它商品,三大鐵礦石廠商的鐵礦產量占全球比例為65%。
“不僅僅是壟斷,鉀鹽行業(yè)在受到國際資本市場關注后,已經不再單純了。”閆長明舉了一個例子,在2005年之前,加鉀公司(Potash.Corp)的股價一直低位穩(wěn)定,2005年后出現(xiàn)波動,至2006年急劇膨脹。
“延續(xù)到2008年,短短3年時間內,加鉀公司股價走勢相對納斯達克、道瓊斯平均股值走勢來說,增長了25倍。”他表示,“我們除了埋頭辛苦生產外,應該意識到,鉀鹽行業(yè)在2005年之后就已經和其它大宗商品一樣,逐漸開始走向金融化了。”
8日當天,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宋顯珠也在年會上表示:“去年必和必拓發(fā)動對加鉀的收購,雖然是個資源集團,但是背后其實是金融資本。如果那次收購成功,必和必拓就將占據(jù)整個全球鉀資源的36%以上。”
保證供應:
建議建立儲備庫按照“十二五”化肥工業(yè)規(guī)劃,到2015年,我國鉀肥行業(yè)的產能目標為450萬噸。從政府主管部門到企業(yè),不少人士都認為,為了保障供應,應對好中國糧食生產安全頭頂?shù)倪@把“利劍”,鉀肥、鉀礦在資源開采上要“開辟一些新的道路”。
青海鹽湖工業(yè)營銷公司副總經理段盛青表示:預測未來將新增150萬-200萬噸氯化鉀(不包括硫酸鉀),其中青海鹽湖新增100萬噸,新疆羅布泊新增20萬噸,境外50萬噸,實現(xiàn)“十二五”既定的新增目標。
在海水提鉀領域,山東、河北、天津等地已經進入了產業(yè)操作,但年產能10萬以內,規(guī)模比較小。預計到2015年,可產生50萬噸產能,到2020年擴大至100萬-300萬噸。
此外,不少業(yè)內人士建議,可利用外匯儲備優(yōu)勢,擇機建立國家鉀肥儲備庫,如保持每年約1000萬噸的實物儲量。
8日,中化化肥鉀肥事業(yè)部副總經理郭強表示,建立專項儲備機制,可以實現(xiàn)“淡季儲備、旺季調節(jié)”的調控,能平抑國內價格的大幅波動,也能增強鉀肥進口談判的話語權。
段盛青判斷:“假定國內經濟水平穩(wěn)定,鉀肥供需平穩(wěn)即生產穩(wěn)定,年進口量保持400萬-500萬噸,庫存水平保持在年結轉100萬-200萬噸水平,鉀肥價格有望在未來3-5年內,處在3000元-3500元/噸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