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在農藥產品中添加隱性成分的問題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查處和打擊的力度逐年加大,取得一定成效,擁有農藥登記證的產品中含有隱性成分的現象已經有所收斂。但是由于我國目前農藥管理法規(guī)中,沒有明確針對農藥助劑的規(guī)范和標準,沒有要求登記農藥助劑成分,農藥執(zhí)法檢查中也不抽檢助劑成分,因此一些不法分子想方設法鉆農藥管理法規(guī)空子,在農藥助劑中添加隱形成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藥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是以非農藥冒充農藥或者以此種農藥冒充他種農藥的;另一種是所含有效成分的種類、名稱與產品標簽或者說明書上注明的農藥有效成分的種類、名稱不符的,這兩種情形均定性為假農藥。
因此,將農藥有效成分添加在五花八門的助劑中以逃避抽檢,從而逃避處罰,這是一種典型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違法行為,必須對其從嚴打擊。各級執(zhí)法部門要對此下猛藥,敢于和善于撕開各種贈送品、非賣品的偽裝,讓這種隱蔽的犯罪行為暴露在從嚴執(zhí)法、公平執(zhí)法的陽光下,確保廣大農民消費者的根本利益。
據農藥網了解,打擊這種更為隱蔽的添加隱性成分的違法行為,還需要依靠有效的技術手段進行質量監(jiān)管。依靠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檢測技術,使再隱蔽的違法犯罪無處藏身。近日,農業(yè)部農藥檢定所組織召開了農藥中隱性成分檢測技術專題研討會,專家們對我國24種禁限用農藥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與建立、檢測方法和結果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討論,提出了很多針對性建議。農藥中隱性成分檢測技術的建立,對于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廣大消費者利益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一種先進的便攜式紅外光譜檢測儀在我國農藥打假中正發(fā)揮積極作用。這種先進的檢測設備在國內農藥檢定的相關部門已經得到使用,目前已有河南、河北、安徽、湖南和湖北等農藥檢測部門參與培訓。紅外光譜檢測技術可用于農藥純品、單劑和混劑的定性檢測,通過自動檢索譜庫,自動匹配和采用差譜等技術,確定產品中的有效成分。
經現場演示,檢測人員用吸管從送來的農藥樣品中抽出試樣,滴到小玻璃片一滴,風干后刮出晶體放到紅外檢測儀上,最快40秒鐘,計算機上顯示被檢測農藥的成分。與其他檢測手段相比,這種紅外檢測儀及配套的ATR附件在農藥定性檢測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yōu)點:簡便、快速、高效。這種檢測儀也被業(yè)界形象地稱為“照妖鏡”。依靠這些先進的檢測設備和檢測技術,將會讓隱蔽的違法犯罪無處藏身。
新農資360相信,從嚴執(zhí)法的決心重拳出擊,再加上高效的技術檢測手段,一定可以讓躲藏在各種贈送品、非賣品中的隱性成分暴露在陽光之下,從而有力凈化農藥市場,保障農產品安全保護人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