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包干以后,農業(yè)機械化逐步推進,讓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可以說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的一次質的大飛越。
從大農業(yè)的角度講,山東地區(qū)糧食作物基本上是以小麥、玉米輪茬種植為主。我自小出生在平南農村,長在農村,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同齡人。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所以從小大部分的農活都幫家里或多或少地干過。
干農活最難忘是麥收,最累的也是麥收。小時候一聽到割麥子心里就打怵,每當麥收前,農民就像準備出遠門一樣,提前做好心理和生活上的準備。麥收時候,家里忙得基本顧不得炒菜、做飯,記得母親都提前腌制好咸菜、咸雞蛋,買上一些干干的小咸魚,準備迎接麥收。
麥熟三晌。麥收時間相對集中,所以勞動強度特別大。聽父母說過,生產隊時收麥子還是靠一把鐮刀,我上小學時,小麥收割已是半機械化了,但勞動強度也很大。割麥時用的是“25”拖拉機配上收割機,一個畦子一個畦子將麥子割倒,然后用地板車把麥子運到地頭提前壓好的場院上,再就是打麥場。那時候小麥脫粒機基本上是生產隊解散時,幾家合伙叫行的一臺。打場時都是先抓鬮,抓到后面的只能慢慢地等。天氣好還罷,天氣不好,莊稼人都會心急火燎的。1990年,麥收期間連續(xù)陰雨天半個多月,望著堆在場院里像小山似的一大堆麥子,又輪不到自家打場,父母急得像得了一場大病。麥粒都發(fā)了霉、長出了芽,但這也是一年的口糧,除了把相對好一點的交上公糧外,一家人吃了半年多的發(fā)霉饅頭。
天氣好時,用父親的話說是老天爺照顧,打場的滋味也不好受。天氣酷熱,干熱的麥稈抱在身上特刺癢人,麥芒戳在身上像針扎一樣難受?;旧弦患胰目谌耸谴虿涣他湀龅?,一般都是兩三家合伙,白天晚上連著干,連10多歲的小孩子也派上了用場。打場時,我是負責把捆好的麥子抱到脫粒機的入口,妹妹則是將剛脫出粒的麥子用簸箕運到一邊鋪好的塑料紙上??粗妹脽岬猛t的小臉,除了心疼,就是想什么時候麥收不用打場就好了。
希望慢慢變成了現實。進入九十年代中后期,小麥聯(lián)合收割機逐漸研制成功并推廣使用?,F在麥收基本上不用人力了,農民站在地頭上,五六畝麥子不用一個小時,連收加運就到了家。隨著農機的推廣,玉米聯(lián)合收割機也逐漸被農民認可,玉米生產也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農業(yè)生產已不在是“累得脫了層皮”的感覺了。
三十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但對農民來說,對農業(yè)機械化生產來說,改革開放30年則是超過了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上千年的發(fā)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