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家啟動東北、內蒙古大豆和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取消原來的臨儲政策,由市場來決定這兩類農產品的價格。就在這一政策試行一年之后,仍在執(zhí)行臨時收儲政策的玉米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今年的9月18日,國家發(fā)改委、糧食局、財政部、農發(fā)行等部門聯(lián)合發(fā)出通知: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掛牌收購價定為1元/斤,比去年臨儲價格每斤最多調低了0.13元。這是玉米臨儲政策實施七年來,收購價格第一次掉頭向下。那么,這次玉米臨儲價格的下調究竟都帶來了哪些影響呢?記者趕往素有“玉米之鄉(xiāng)”的吉林公主嶺市進行了調查。
資料圖
糧食經紀人糧庫賣糧一波三折,玉米價格低,農民不愿賣!
糧食經紀人鄭三:現(xiàn)在霉變老嚴重了,哪都是,就是生霉粒,多少都有,看超不超(標準).
公主嶺大榆樹鎮(zhèn)金豐糧庫的聽價室里,糧食經紀人鄭三一動不動地靠在聽價窗口前,等著他兩車三坰地玉米價格的塵埃落定。究竟能否順利通過檢驗的關口,賣個好價錢,在他心里還是個未知數(shù)。
玉米究竟能否順利通過檢驗的關口,鄭三忐忑地等待著。
就在十多分鐘前,他眼睜睜地看見一車玉米,因為生霉粒超標被糧庫拒收,這又讓鄭三多了一份顧慮,自己收的兩車玉米是否達標,他也心里沒底。一旦被拒收,就意味著不僅白白浪費了一筆運輸費用,脫粒后的玉米還不得不降價處理,想到這些,站在聽價窗口外的鄭三愈發(fā)忐忑。
就在等結果的短短幾分鐘里,原本還只是站在窗口外的鄭三迫不及待地把頭伸進了小窗戶里。不僅鄭三著急,賣糧的姜井春心里也沒有底。兩人就這樣寸步不離守在聽價窗口前,焦急的等著。
鄭三迫不及待地把頭伸進了小窗戶里。
為了這三坰多地玉米能賣個好價錢,五個小時前的凌晨四點,鄭三就出發(fā)趕往幾十公里外準備賣糧的姜井春家里。
賣糧戶姜井春:我賣八毛五去年,差多少錢呢?!
鄭三:價就別尋思了,國家全掉,不光掉你自己,全國性的。
像姜井春家這樣,玉米收獲之后直接“地趴”堆放,極易出現(xiàn)發(fā)熱、發(fā)霉、浪費的問題,直接關系著玉米的最終銷售??紤]再三,姜井春還是決定趕緊先把家里的3坰多玉米賣出去。于是他聯(lián)系了每年都來收糧的鄭三,雙方最終以7毛錢的價格談成了這筆交易。
雙方最終以7毛錢的價格談成了這筆交易。
凌晨四點半,此時的東北氣溫已經降至零下七度,堆放在地上的玉米表面結了一層厚厚的霜花,就像此刻低迷的玉米市場,讓置身其中的姜井春和鄭三都感受到了絲絲寒意。
凌晨四點半,此時的東北氣溫已經降至零下七度。
姜井春:包地不行今年,掉價。去年他們來收我地,我還說笑話呢,他說他要一萬塊錢,我還一萬塊錢我就包。
鄭三:種不種了這回。
姜井春:像這樣我就不干了,不能干,一萬塊錢我包干啥。種地還能剩多少錢啊。
堆了一院子的玉米經過脫粒源源不斷地裝進停在門外的大車里。
姜井春:去年一坰地,最低能夠(產)兩萬八九斤。今年兩萬四五,能差四五千斤。
姜井春的玉米今年由于天氣的原因有一些減產,再加上價格下調,利潤明顯不如去年。
姜井春:七毛錢一斤,一萬八千多塊錢。你去了九千多成本,你再去八千到一萬包地錢,算你八千,一萬塊錢你得賠錢。
姜井春告訴我們,去掉化肥、人工、籽種、農藥等各種投入,今年他一坰地還能盈余七八千塊錢??捎捎谒挠衩诇p產,再加上降價,總體算下來今年要比去年一坰地的收入減少5000元左右。早上7點半,忙活了3個多小時后,姜井春的玉米還剩下了最后一小部分沒打完??粗约以鹤永锏挠衩?,姜井春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總體算下來今年要比去年一坰地的收入減少5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