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匱乏,合作社發(fā)展面臨挑戰(zhàn)
相比之下,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大泉農機服務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李榮面臨的情況要好了很多:他的土地流轉費用不算高,一畝地不過650元;他流轉的土地也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模--1200畝,而且都是集中連成片的;他也不用擔心經營期限的問題,他簽訂的合同期限為五年,續(xù)簽合同也有保障。不過,他也有自己的苦惱--現(xiàn)在合作社正面臨著資金匱乏問題。
李榮的土地流轉費用需要提前一年支付,這1200畝地的流轉費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更何況,今年十月份他還將獲得2000畝土地的經營權,屆時產生的費用會更高。“我們合作社的資金已經比較緊張了”,李榮直言不諱。
此外,合作社現(xiàn)有的農機具都存放在一個老舊的庫房之中,該庫房是以前糧管所的,現(xiàn)在已經年久失修成為危房,正面臨拆遷的命運,“合作社需要的庫房用地還沒有批下來,不過,即便現(xiàn)在批下來,我也沒有足夠的錢去蓋庫房”。
李榮的家鄉(xiāng)農作物可以一年兩熟。他把這些土地都種上了小麥、水稻,一年下來純收入能達到二十來萬,但是與上百萬農機作業(yè)帶來的效益相比差距顯而易見?!胺N植經濟作物帶來的收益肯定會比糧食作物要高,但是前期投入比較大,而且還需要相應的技術,這些都是我們所欠缺的”,李榮說道。
技術不給力,人工作業(yè)有短板
黑龍江省環(huán)盛水田農機作業(yè)合作社的理事長王昌盛似乎是最幸運的了,他沒有前面所說的任何一個問題,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苦衷:合作社旗下的五千畝水田農忙時節(jié)需要大量有熟練經驗的人手,“現(xiàn)在有經驗的人不好找。年輕人不想干這一行,他們都進城務工去了,那些有經驗的人又大都上了年紀,嫌工作量太大,一天給三四百塊錢也不愿意干”。
我國的水稻種植機械化率相比小麥而言要低很多,因此,在水稻種植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手,“以插秧作業(yè)為例,每臺插秧機需要配三四個人,我這兒有六七臺插秧機同時作業(yè),一天至少需要二十人。這些插秧機一天只能插三十坰地,我這五千畝地得十多天的時間才能干完。工作量這么大,時間又這么長,我從周邊幾個村里找人都找不全”。
“如果有機械能夠代替人工在育秧、插秧方面的繁重勞動的話,我們合作社的發(fā)展真的會不可限量”,王昌盛如此說道。
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土地流轉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種種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以自愿為前提、以市場為導向、以法律為保障。在此過程中,政府的責任尤為重大:只有通過立法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土地流轉的順利實施,從而為土地流轉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和環(huán)境;只有政府才有足夠的力量去推動土地流轉的開展,通過培訓與示范作用帶動農民進行土地流轉;也只有政府才能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使農民沒有后顧之憂安心從事第二、第三產業(yè)。
當然,在土地流轉這一問題上需要來自社會各界的努力與智慧,需要學習、總結世界各國的經驗教訓,如此才能充分調動農業(yè)生產過程中的一切積極因素,有效激發(fā)農村的各項生產要素,完全釋放廣大農民的聰明才智,從而促進中國農業(yè)生產經營方式的根本轉變。
【※ 農機360網(wǎng)&《中國農機商情》原創(chuàng)稿件及獨家專訪稿件轉載需在內容中保留原著作權“農機360網(wǎng)&《中國農機商情》:”,并且信息來源需注明:“農機360網(wǎng)”,否則謝絕轉載。隨意篡改本網(wǎng)原創(chuàng)內容,本網(wǎng)有權要求轉載方立即終止侵權,否則我們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