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對農業(yè)生產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我國國民經濟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產業(yè)。我國農藥的生產和使用量都很大,從1990年開始,農藥總產量已占世界第2位,僅次于美國。1996年,我國生產的農藥品種已多達181種。一般而言,農藥分為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我國目前生產的農藥大多為化學農藥,而化學農藥的毒性較大,可致使人畜直接中毒,并且對環(huán)境的污染也日趨嚴重。有關資料表明,我國受農藥污染的土壤面積已達1600hm2,主要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超標率高達16%-18%,且由于長期使用某些化學農藥,病蟲害產生了抗藥性。據統(tǒng)計,20世紀50年代以來,抗藥害蟲已從10種增加到目前的417種。而生物農藥雖毒性小,但防治效果受多種條件的制約,其殺蟲防病的能力往往不如化學農藥,且成本偏高,因此還難以大規(guī)模的推廣使用。針對這些問題,研制出一系列防治效果好、用藥量少、使用成本低、環(huán)境污染小、對人畜危害小的新型農藥已被提到議事日程。
納米科學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誕生并正在崛起的新興科技,納米科技是以1-100nm分子大小的物質或結構為研究對象的學科,通過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來創(chuàng)制新的物質。由于納米材料具有小尺寸效應、表面界面效應、量子尺寸效應和量子隧道效應等基本特性,因此,顯現(xiàn)出許多傳統(tǒng)材料不具備的奇異特性。納米材料在機械性能、磁、光、電、熱等方面與普通材料有很大不同,具有輻射、吸收、催化、吸附等新特性,正因為如此,納米科技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政府和科學家的高度重視。美國、日本和歐盟都分別將納米技術列為21世紀最先研究的科技。
將納米技術與農藥的研制相結合,即形成了一個新興的納米農藥研究領域。納米農藥的出現(xiàn),不僅大大降低了用藥量,提高了藥效,在使用經濟性上也得到突破。真正體現(xiàn)了使用濃度低、殺蟲防病廣譜、病蟲害不易產生抗性、對人畜低毒、農藥殘留少、對環(huán)境污染小等諸多優(yōu)點。為此,我們在查閱了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近年來納米科學技術在農藥方面的研究現(xiàn)狀和應用情況進行了初步概述,以期對納米技術在農藥研究領域上的應用有一個總體認識,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拓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