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病”是由于土壤自身不健康引起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而“土傳病害”則是因為各種病源菌在土壤中生存或寄生并通過土壤傳播給農作物所發(fā)生的病害。
1、“土壤病”危害巨大
農作物抗逆性減弱,根系不發(fā)達以至腐爛死亡,植株矮小或不能正常生長,常發(fā)生小葉、黃葉、早期落葉、花而不實和落花落果,果實畸形或失去了果品原有的良好風味,甚至出現不安全食品等等。
當前惡化的土壤有哪些表現?
一是鹽漬化。
二是板結。
三是土傳病蟲害、連作障礙。
四是部分地區(qū)出現酸化、堿化情況。
2、土傳病害究竟是怎樣引起的
1、連作:是病土形成的主要人為因素,主要原因是連續(xù)種植一類作物,使相應的某些病菌得以連年繁殖,在土壤中大量積累,形成病土,年年發(fā)病。
如茄科蔬菜連作,疫病、枯萎病等發(fā)生嚴重;西瓜連作,枯萎病發(fā)生嚴重;姜連作,可導致嚴重的姜瘟;草莓連作兩年以上則死苗30%~50%。
2、施肥不當:大量施用化肥尤其氮肥可刺激土傳病菌中的鐮刀菌、輪枝菌和絲核菌生長,從而加重了土傳病害的發(fā)生。自1993年我國棉花黃萎病大暴發(fā)以來,幾乎連年大發(fā)生,與棉田大量使用化肥,土壤中有機物質大量減少有關。
3、線蟲侵害:土壤線蟲與病害有密切關系。土壤線蟲可造成植物根系的傷口,有利病菌侵染而使病害加重,往往線蟲與真菌病害同時發(fā)生,如棉花枯萎病與土壤線蟲密不可分,在美國棉花枯萎病稱為枯萎—線蟲復合病害。
3、土傳病害有哪些
水稻
紋枯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絲體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它寄主殘體上越冬。帶菌谷種和病稻草是白葉枯病菌主要初侵染源,其它還有再生稻、稻樁、雜草等。
小麥
小麥全蝕病屬于土傳病害,可以菌絲體在土壤中和糞肥中越冬。小麥包囊線蟲主要土壤傳播,病原線蟲主要以包囊在土壤中越冬。
玉米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以菌絲體在土壤中越冬。玉米莖基腐病是土傳病害,禾谷鐮孢和腐霉菌分別以菌絲、分生孢子和卵孢子在病株殘體上或土壤中越冬。
大豆
大豆根腐病由多種病原菌感染,根部和莖基部受害。主要有四種:鏈孢菌根腐病、絲核菌根腐病、腐霉菌根腐病、疫霉菌根腐病。
棉花
立枯病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和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較少以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越冬線蟲在土壤中完成生活循環(huán)。棉苗紅腐病病菌隨病殘體或在土壤中腐生越冬,病菌產生的分生孢子和菌絲體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
這些病害除了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在幼苗期發(fā)病外,大部分苗期發(fā)生不明顯,一般均在營養(yǎng)生長期轉入生殖生長期之間開始發(fā)病,直至中、后期。其病原物大多習居或半習居于土壤中,寄主范圍廣,且具有傳染性,一旦大面積發(fā)生很難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