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蒲江縣長秋鄉(xiāng),一條僅半米寬的小路,將一片掛滿果實的柑桔林一分為二。左邊的果實疙疙瘩瘩,摸上去明顯“浮皮”;右邊的果實卻結實飽滿,金燦燦的果皮閃著油亮的光澤。
同樣的土地,何以結出兩種果實?長秋鄉(xiāng)果品協(xié)會會長徐建一語道破,“右邊這片地連續(xù)兩年施用有機肥,而左邊的則像往常一樣使用尿素等化學肥料?!?/p>
這是一場在田間悄然鋪開的土壤改良試驗?!叭f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耕地質量事關糧食安全和農業(yè)的產出能力,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我國耕地高強度、超負荷利用,“掠奪式”的生產方式已難以為繼:根據(jù)去年底農業(yè)部發(fā)布的《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我國耕地退化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40%以上,中低產田占耕地總面積的70%。
保護與提升耕地質量,迫在眉睫。
“藏糧于地”,一次提升基礎地力的溯源性變革,正在成都展開。2015年開春,記者前往蒲江、崇州展開實地調研,發(fā)現(xiàn)在相似的熱情背后,不同的模式蘊含著不同的癥結。
長期“透支”的土地
長秋鄉(xiāng)石馬村6組,陳金福拿著一根木棒,得意地翻攪著腳下的泥土,土壤泛著黑褐色的光澤,木棒一攪就碎。
“好多年沒見過這么肥的地了。”陳金福記得,兩年前他面對的,還是一堆黃土,而且板結成一塊,一鋤頭砸下去,膀子要都震麻——由于多年使用化肥農藥,這塊土地已經受了“內傷”。
蒲江縣曾分別在1985年和2013年做過兩次土壤普查,對比普查結果,土壤有機質含量“很豐富”的耕地面積在大幅減少,強酸性土壤則大幅增多。
“土壤有機質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之一;酸堿度不僅直接影響土壤養(yǎng)分的存在狀態(tài),而且影響土壤養(yǎng)分的轉化和有效性。”蒲江縣農發(fā)局局長余應波說,以柑桔為例,土壤有機質含量越高,種出的柑桔就越甜。
對農藥化肥的依賴,不僅“傷害”土地,更是在“透支”地力。以前,老陳的4畝柑桔,每年都要使用18袋化肥,“而且肥料每年都要增加。”這在我國農業(yè)生產中已是通病——國際公認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每公頃225千克,但目前我國農用化肥每公頃面積平均施用量超過400千克,而化肥利用率僅為33%。
按照農業(yè)部的規(guī)劃,全國要確保到2020年建成8億畝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耕地基礎地力提高0.5個等級,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5個百分點。
根據(jù)農業(yè)部的測算,在南方稻區(qū),0.1%的土壤有機質相當于53公斤/畝糧食生產地力。平均來看,土壤有機質提高0.1個百分點,糧食產量的穩(wěn)產性提高10%-20%。也就是說:到2020年,按照耕地基礎地力平均提高1個等級測算,可實現(xiàn)新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1600億斤以上。
是時候了——不能再靠透支環(huán)境,超標使用化肥農藥,來換取農業(yè)產出。
“猛藥”背后的蒲江決心
在土里灑下有機肥7天之后,陳金福發(fā)現(xiàn),地里居然長出了菌絲?!熬惿L對土壤環(huán)境的要求很高,長出菌絲,表明土壤里的微生物正在‘復蘇’?!毙旖ń忉?。
2013年,蒲江正式提出建設“與國際接軌的有機農業(yè)基地”,20畝試驗區(qū)在3個鄉(xiāng)鎮(zhèn)鋪開,老陳家的土地也在其列。2014年,由協(xié)會牽頭,長秋鄉(xiāng)100多戶種植戶與一家高端有機肥公司簽訂合同,使用該公司生產的高端有機肥,試驗面積為1000畝。
“施用有機肥,是快速提升地力的有效途徑?!庇鄳ㄕf,如果嚴格按照推薦用量施用,土壤有機質可以年均提升0.2個百分點以上。而土地在休耕的自然狀態(tài)下要達到同樣效果,需要70年。
此外,農戶們對地里的雜草開始“放任不管”,“專家們測算了,雜草‘搶’的肥料非常有限,但等草自然枯死后,就地變成上好的有機肥?!?/p>
“用了有機肥的果樹,葉子都發(fā)亮?!标惤鸶Uf,和附近使用傳統(tǒng)化肥的果樹一對比,自家果樹結出的柑桔不論從果型、硬度還是光澤上,都更勝一籌,果子的甜度也能增加1-2度。
今年1月,蒲江縣出臺《耕地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用三年時間,輻射推廣土壤培育25萬畝,覆蓋全縣獼猴桃、柑桔、茶葉三大主導產業(yè)大部分種植區(qū),項目實施區(qū)土壤有機質含量年均提升0.2個百分點以上。
使用高端有機肥,每畝地一年的投入在1000元左右。照此計算,實現(xiàn)“蒲江計劃”,需要資金近15億元。錢,從哪里來?
財政杠桿成為蒲江推動農戶積極性的一味“猛藥”:縣上專門撥出財政資金,對使用有機肥的農戶每畝補貼300元。
老陳一算賬:加上減少化肥用量節(jié)約下來的錢,實際每年增加的花費在200元左右。更重要的是,果子質量提高,讓老陳有了“提價”的底氣,“往年5元一斤就賣了,今年的預期價位在6元。”兩頭一加減,“有得賺?!?/p>
但“猛藥”也帶來了新問題:有農戶出于價格考量,購買質量不達標的有機肥?!百|量不好的有機肥不僅有機質不達標,甚至還會出現(xiàn)重金屬超標等情況?!毙旖ㄕf,這樣一來,土地雖然“改”了,但卻未必能達到“良”。
“文火慢烹”的崇州堅持
如果說“蒲江計劃”是一劑“猛藥”,幾十公里以外的崇州,則采取了一種“文火慢烹”的方式,將耕地質量緩步提升。
2月12日,崇州市隆興鄉(xiāng),田地里的油菜已經長了有30厘米高。但在一塊“10萬畝糧食高產穩(wěn)產高效綜合示范項目”大牌子的背后,100畝地塊上卻長滿了“雜草”。
“這是我們正在開展的綠肥種植項目,種的‘草’是紫云英?!背缰菔修r發(fā)局農技中心副主任劉銀忠說,這個項目就是以休耕一季的方式,進行土壤改良,提升有機質含量。小春播種季節(jié)種下的紫云英、苕子、黑麥草胡豆等綠肥作物,到了來年3月,就可直接翻根腐熟,改善土壤狀況。
這種方式,最大的難題就是土地必須“休耕”:在一季或者更長的時間,沒有任何產出。即便是眼前這百余畝項目用地,劉銀忠也沒少為說服農戶費功夫?!暗谝荒瓿兄Z了每畝100—200元的補貼,第二年則無償提供大春作物的種子、肥料?!?/p>
不愿意“休耕”,農民也有苦衷。崇州以糧油作物生產為主,一畝糧食一年的收益僅有1000多元,“休耕、或者使用高端有機肥,成本推高,誰愿意?”劉銀忠說。
因此,除“休耕”以外,崇州也在嘗試其他的土壤改良法子,推廣測土配方肥就是其中之一?!皽y土配方肥相當于‘對癥治療’,土地缺啥,咱們就補啥?!眲y忠介紹。
去年,崇州推廣了45萬畝配方肥,覆蓋25個鄉(xiāng)鎮(zhèn),減少不合理用肥上百噸,全年共節(jié)本增效5000余萬元。以種植水稻的田塊為例,通過使用配方肥,平均畝產就從530公斤增加到了580公斤。
“秸稈還田也在大面積鋪開?!痹诔缰菔修r發(fā)局土肥站副站長曾代松看來,如果使用配方肥是“治標”,秸稈還田就是“治本”。將秸稈搗碎灑向田間,經過自然腐熟,成為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原料”?!敖斩掃€田不影響農民耕種,成本較低,不過見效慢,沒個三五年,看不到明顯的成效?!?/p>
專家說法:正確激勵,嚴格懲戒 讓農民對土地多一份責任
記者:近年來我省土壤情況如何?
郭曉鳴(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 郭曉鳴):從90年代起,四川的土壤就進入了“加速退化期”,在不同區(qū)域出現(xiàn)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污染以及土壤有機質下降等情況。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平原,土壤的退化主要表現(xiàn)在土壤污染上,與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有關。
記者:哪些原因造成了土壤退化?
郭曉鳴:造成土壤退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生產方式的轉變,受農業(yè)效益不高的影響,90年代起,大量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留下老人與婦女留守在鄉(xiāng)村,也催生了“懶人農業(yè)”,即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此外,養(yǎng)豬農戶的大量減少也造成農家肥的使用降低,大量依賴化肥和農藥,就造成了土壤的污染和板結。同時,大量企業(yè)進入農村,對土地進行“掠奪式”開發(fā),進駐鄉(xiāng)村獲得收益后就離開,時間不長但對土地卻造成了嚴重地傷害。
記者:土壤的受損將對農業(yè)產生怎樣的影響?
郭曉鳴:對于農業(yè)生產,土壤退化最直觀的影響就是產量。隨著土壤有機質的下降,畝產量必然降低;此外,土壤的“適生性”也將下降,舉個例子,正常的一片土地,以前可以種土豆、種水稻、種小麥,但是由于污染導致了土壤結構受到破壞,這片土地就長不出土豆了,這就是“適生性”的下降;此外,農產品的口感和安全性,也都會受到影響。
記者: 目前對土壤改良,有些什么樣的辦法?
郭曉鳴:辦法有很多,大致分為物理措施、化學措施、生物措施以及工程措施。比如把山上的良土與田里表面3-5厘米的土層更換,這就是物理措施。修水利工程屬于工程措施。化學措施包括施有機肥、噴灑土壤改良劑、保肥劑等,見效快,但投資高,且安全性不好保證。生物措施,常見的有綠肥還田、種植特殊作物為土地固氮、培育微生物吞噬土里的重金屬等,安全有效,但見效時間長、投資較高。
記者:既然技術不成問題,要讓土壤改良順利進行下去,您有些怎樣的建議?
郭曉鳴:首先是政策的引導,既要有正確的激勵措施,又要有嚴格的懲戒措施。政府要肩負起土壤改良的責任,通過制定激勵政策,對土壤改良出成效的地區(qū)或者集體予以獎勵,同時加大懲戒力度。目前對土壤的污染懲戒程度太低,說白了,違法成本低,收益高,就會不斷有人去違法違規(guī)。
此外,還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在國外,不少政府都會引導農民成立各類“小組”,例如“水資源監(jiān)管小組”、“污染監(jiān)管小組”等等,我們的鄉(xiāng)村有自治資金,可以嘗試成立類似的組織,讓農民對自己的土地多一份責任,多一份保護。(來源:四川日報網)
關注土壤價值變化 推動產業(yè)財富增長
《土壤改良》微刊
微信號:turang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