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省白城市持續(xù)開展鹽堿地綜合治理,成為吉林省實施“千億斤糧食”工程的重要增產區(qū)。開展鹽堿地綜合治理,對于落實好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要求,進一步端牢中國飯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糧食供給保障有力,但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壓力不小。如果能治理和開發(fā)好我國5億畝鹽堿地,哪怕是其中一部分,就等于新增了耕地,可一定程度減輕耕地保護壓力,促進糧食增產。
鹽堿地治理離不開改土、增水、科技等重要因素的支撐。
土地是萬物之母。農作物難以在鹽堿地生存,主要是鹽堿地所含的鹽分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如果能將相關地塊的土壤加以更換或改良,就可以為農作物找到“立身之本”。實踐中,有的地方通過采取脫硫石膏改良法、硫酸鋁改良法、磷石膏改良法等,改善了土壤成分,增強了土壤肥力,收到了不錯成效。鹽堿地區(qū)應學習相關經驗,結合實際,研究出科學的鹽堿地土壤改良方案。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tài)之基。研究表明,如果一地降水量小、蒸發(fā)量大,那么溶解在水中的鹽分容易在土壤表層積聚,進而出現(xiàn)土壤鹽堿化。而且,水溶性鹽容易隨水從高處向低處移動,在低洼地帶積聚。地處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恰恰同時存在這兩類情況。如何破解?還是靠水。近年來,白城市抓住吉林省推進“河湖連通”工程契機,依托重點水利工程,將河湖連起來,使河水動起來,土壤鹽堿成分被流水稀釋或帶走。在“以水定地”思路下,當?shù)佧}堿地綜合治理工作有力推進。
科技為鹽堿地治理插上騰飛的“翅膀”。土壤改良靠科技,興修水利靠科技,農作物品種選育更離不開科技支撐。面對鹽堿土質,一方面需要改土、增水,使土壤、水利條件適合農作物生長,另一方面也需要從農作物選育改良入手,篩選培育出適合低度或中度鹽堿地生長的農作物。實踐中,有關地區(qū)積極開展種業(yè)創(chuàng)新攻關,大力選育適合鹽堿地種植的作物品種,如弱堿性稻、耐鹽堿大豆、燕麥新品種等,產量和品質均較可觀。
無論是改土、增水,還是發(fā)揮科技作用,都需要相關地方在思想上重視起來。推進鹽堿地綜合利用,有利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有關地方應及時摸清鹽堿地資源底數(shù),加強規(guī)劃引領,加大財政投入,做好市場機制引導,不斷降低治理成本,并且要在可持續(xù)性上下功夫,嚴守生態(tài)底線,防止發(fā)生次生災害,切實把鹽堿地等耕地后備資源治理好、開發(fā)好,有力夯實糧食產能提升基礎,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