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通透性是指土壤空氣與大氣進行交換的能力,以及土壤內部氣體擴散的特性。土壤通氣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土壤肥力的有效利用,進而影響作物生長。土壤通氣不良,則氧氣不足,將抑制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進而大幅削弱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
不同的作物對氧氣的需求有差異。如油菜、大麥幼苗在土壤含氧量低于9.5%時,生長就大受影響,而水稻幼苗在土壤含氧量為3%時仍能正常生長。這說明不同作物對氧的需求量有差異,但任何作物所需要的氧氣得不到滿足,其生長都將受到影響,缺氧越嚴重影響越大。
一般農田根系活動層中二氧化碳濃度約0.5%-3%間變化(占土壤空氣容積),而氧氣則在16%-20%之間變動,這時根系能正常生長發(fā)育。實驗表明,大多數(shù)作物根系在氧氣含量低于10%土壤環(huán)境中生長發(fā)育不良,土壤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含量超過10%亦對作物生長不利。
提高土壤的通氣性不僅對旱作物生長有利,對水稻生長也是必要的,雖然水稻本身有通氣組織,但保持稻田土壤的通氣性,以利于排泄土壤中的有毒物質,以利于土壤養(yǎng)分的釋放和水稻新根的形成。
土壤的通透性與水有直接關系,水又是影響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土壤體系中,水具有兩面性:沒有水,植物無法吸收到土壤中的養(yǎng)分;水分過多,造成土壤通氣性差、氧氣不足,冬春季還會使土溫過低,有毒物質積累,進而影響植物的生長發(fā)育。
土壤通氣性除對根系生長有明顯的影響外,還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養(yǎng)分的轉化產生重要影響。當土壤中缺氧時,釋放的速效性養(yǎng)分有限,硝化細菌不能活動,還可能引發(fā)反硝化作用,使氮素損失。在缺氧條件下,只有固氮能力很弱的嫌氣性固氮菌活動,而固氮能力很強的根瘤菌和好氣性自生固氮菌的活動則受到抑制。
土壤通氣性還會影響氧化還原狀況。土壤中某些營養(yǎng)元素,如氮、硫、鐵、錳、磷等,在土壤通氣性良好時呈氧化態(tài),而在通氣不良時則呈還原態(tài)。若土壤通氣不良,還原狀態(tài)過強,硝態(tài)氮的含量會急劇下降。例如水田淹水時,銨態(tài)氮在氧化層被氧化為硝態(tài)氮,隨水下滲至還原層后,可被還原成游離氮或氧化氮而流失。此外,通氣不良會產生過多的還原性物質,如硫化氫等對作物根系有毒害作用。
土壤通氣不良對根系吸收不同養(yǎng)分的影響程度不一,總體上對氮、磷、鉀、鈣等的吸收影響最大。通氣不良,植株容易出現(xiàn)葉片發(fā)黃、變小,黃化、焦邊等癥狀,同時根系新根變少,主根變短,根系表變發(fā)褐、變黑,如果同時伴隨著低溫,很容易出現(xiàn)漚根、死苗。所以經常不斷地調節(jié)土壤空氣狀況,對根系生長和作物豐收非常重要。
一般來講,凡是影響土壤孔隙狀況的因素:如土壤質地、結構、有機質含量、松緊狀況以及土壤水分含量等都能影響土壤通氣性。所以農業(yè)生產中常采用增加有機質含量、促進良好結構的形成,以及適當深翻、中耕松土、排水落干等措施,來調節(jié)土壤通氣性和改善土壤空氣狀況。
1、增施有機肥,杜絕濫施化學肥料
換茬期間要增施有機肥,給土壤提供有機質,土壤有機質可以在土壤中形成團粒結構,另外能夠起到保水、保肥的功能,土壤的團粒結構是土壤最佳種植狀態(tài)。在山東地區(qū),多數(shù)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在1%左右,低于適合蔬菜生長2%的界限。因此,增施有機肥對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透氣性是十分必要的。
有機質的提高也促進了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提高。微生物的活動,疏松了土壤,也產生了一些促進根系生長的物質,對根系的生長非常有利。如果大量投入化學肥料,不但會造成土壤板結、酸化,土壤團粒結構破壞等問題,而且能引發(fā)線蟲以及土傳病害的大面積發(fā)生。
2、增施生物菌肥
連年重茬的土壤,有害土傳病原菌逐年積累,相反有益菌群數(shù)量逐年下降。造成土傳病害發(fā)病嚴重,而且土壤活性降低。因為有益菌可以分泌代謝物,增強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而且有益菌的分泌物能夠刺激根系生長。有益菌群也可以分解活化土壤中殘存不宜被吸收的養(yǎng)分,防止土壤板結。
3、合理澆水
杜絕大水漫灌的粗放式管理,應該采取小水勤澆和滴灌,減輕對土壤團粒結構的破壞。
4、適時中耕松土
特別是剛剛定植的蔬菜小苗,此時根系發(fā)育尚未完全,地膜尚未覆蓋,此時中耕松土對于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促進根系發(fā)育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5、適時選擇腐植酸類肥料
有機質是土壤團粒結構形成的主體,在冬季早春低溫季節(jié)要適時沖施腐植酸類肥料如沖滴美、年年春、加能素,補充土壤有機質,提高地溫,養(yǎng)護根系,增強土壤透氣性。
6、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統(tǒng)
排除滯水,保持合適的土壤水分。
7、采用其他各種辦法改良土壤結構
主要是解決水與氣的矛盾,其中最有效和應用最廣泛的就是壟作。如多雨地區(qū)或多雨季節(jié),采用壟作方式種植甘薯效果很好;甘薯是一種好氣的塊根作物,壟作以利于排水和通氣。
油菜、麥類及玉米、棉花等旱作時,堅持“三溝配套,溝深壟窄”栽培,以利于改善土壤通氣狀況。在一些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qū),除了采用明溝,還要采用暗溝的方法排水,才能確保旱收作物安全生產。
通過摻砂或施用秸稈、農家肥等有機肥料,形成較好的土壤結構,增加非毛管孔隙,也可改善土壤通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