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耕、旋轉結合
科學適度深耕應為35公分左右,有利于保護土壤耕作層結構不被破壞和作物根系生長。
(2)改善粘土
采用客土法和增施有機肥的辦法,徹底改變土壤理化性狀。
(3)有效促進稻草的返還
秸稈還田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質,秸稈粉碎還田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協(xié)調土壤中的水肥氣熱,為土壤微生物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有利于有機質分解、軟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4)適當使用土壤改良劑
使用土壤改良調理劑,改良劑中的硅、鈣、鐵等二價陽離子與土壤中的有機無機膠體能快速形成土壤團粒結構,解決土壤板結問題,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同時調節(jié)土壤的固相、液相、氣相比例。
(5)使用土壤檢查配方施肥技術
根據(jù)土壤化驗依據(jù),采用有機與無機肥結合,增施有機肥,減少純化學肥料施用量,增加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在增加肥力的同時增加透水透氣性,進一步提高土壤質量,能避免板結的發(fā)生。
(6)合理使用肥料
有益菌的使用
有機物分解土壤形成腐殖質所以,要想粉碎土壤板,必須及時應用含有細菌的肥料,增加土壤微生物。
腐殖酸的使用
腐殖質是形成塊狀結構的主要成分,腐殖質主要依賴土壤微生物來分解有機物。因此,直接給土壤補充足量的腐殖酸可以大大增加塊狀結構的數(shù)量。改善土壤固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