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科學
助農(nóng)豐收
導讀:關于土壤的肥力而言,在民間有句話“土地有沒有勁”,它說的就是土壤的肥力問題。但是對于土壤的肥力而言,它是一個長期性的問題。
有句民間諺語“肥地三年不瘦,瘦地三年不肥”,這句話的理解也非常簡單。也就是土壤的肥力它有潛在性,土壤從肥變瘦需要時間,而土壤從瘦變肥也需要時間。而且說的土壤肥力指的是有機成分,而非化肥。
根據(jù)相關的數(shù)據(jù)研究,對于土壤中的有機成分而言。在進入到土壤后,它在自然的條件下,想要達到肥料效果。一般需要1-100年之久,也就是傳統(tǒng)的有機物到有機肥的轉變過程;
而這個轉變的過程,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微生物。有也就是說微生物的多少,決定了轉換的速度和效果。也就是我們傳統(tǒng)說的土地是否有勁,還是沒勁。
一、土壤肥力是什么?
在關于土壤肥力的問題,也就是我們老百姓通常說的土地有沒有勁的問題。用科學的角度說,也就是土壤的肥沃程度。實際土壤的肥力問題,不只是有機物的問題。
其中還會包含土壤水分、土壤養(yǎng)分、土壤疏松程度以及土壤的溫度等等,也就是說把這些專業(yè)的數(shù)據(jù)總和在一起,也就是作物生長最基本的要素。在說到土壤的肥力,有就是是否能為作物提供養(yǎng)分、水、氧氣等。而這些就是土壤的肥力,簡單來說,肥力不單單是某一個因素。
二、土壤肥力如何提高
這是最關鍵,也是最想知道的?
在上述的描述中說了,土壤中的有機肥形成的時間大概在1-100年之間。從這一點而言,就是土壤肥力重要因素了。尤其就是這個有機物的形成時間確實是很大的難題,也至于現(xiàn)在種植作物全靠化肥。在傳統(tǒng)的種植過程中,都是在使用氮磷鉀這樣的三大元素肥,而實際上整體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卻沒有增加。
其一、傳統(tǒng)的有機肥難以解決的情況,化肥的使用比例很重要。
以傳統(tǒng)的三大元素肥的使用情況而言,三大元素的吸收率也是有區(qū)別的。其中磷肥基本在10-15%、鉀肥在40-45%以及氮肥在30-35%。
但是三種肥在實際使用的時候,他們之間會有相互抵抗的作用,就會影響肥的吸收率。其中最大的一點就是,磷肥的使用量過大,就會影響到氮肥的吸收。
其二、如何解決肥料利用率的問題
從實際的施肥經(jīng)驗了解,以氮肥和鉀肥為例,需要進行緩和、分次的施入。從而達到揮發(fā)率低、流失少,這樣肥料的利用率就會增加,也就是增加作物吸收的情況。
如果兩種肥料之間發(fā)生相關抑制的情況,最常見的就是土壤板結,這就會造成肥料的損失。對于作物而言,就談不上什么吸收率的問題。從這里可以簡單的分析一下,不同肥料的施入方式、先后順序等,一定要做到不相互影響為準。
土壤肥力的問題,想要徹底解決這確實不容易。但是它的規(guī)律還是有的,其中就是以傳統(tǒng)的有機肥和有益活性微生物菌的施入,必須解決土壤中的微生物數(shù)量,它是加速土壤中有機物轉化成有機肥的關鍵;
建議大家在作物生長的各個時期施肥,都要搭配微生物菌劑的施入,選擇菌劑時,也要選擇活性菌含量高的,例如20億/g的活菌含量,因為微生物菌劑有沒有效果,就是看活菌含量和菌群數(shù)量的。
另外就是合理進行不同肥料比例的施入,從而達到土壤的肥力優(yōu)質(zhì),滿足作物生長必須的營養(yǎng)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