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農民朋友的眼里,只要肥料施用得到位,只要自己對土地的功夫下到位,農作物就會茁壯健康的成長,自己也能如愿獲得好收成。然而,世事難料,農民朋友們一心期盼的農作物健康成長卻往往難以達標,不少農民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對農作物施肥不到位,又或者是自己的種植手法需要改進。其實,追根溯源,農作物生長的關鍵還在于土壤,而土壤本身又在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首先,是土壤的透氣性。如果土壤的透氣性好,排水良好,可以顯著提高養(yǎng)分吸收效率,所以很多板結土壤,苗期長勢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土壤透氣性差,土壤三相中,氣相比例低。比如細心的農民會發(fā)現,在農田中地勢較低且滲水性差的地方往往苗期長勢不好,這就是因為根系必須要通過呼吸作用才能吸收養(yǎng)分,但土壤的透氣性不好就無法為根系提供充足的氧氣。久而久之,農作物嚴重缺氧就會干枯致死。為此,農民朋友可選擇中耕散墑、透氣;部分作物可起壟栽培。如果是土質粘重問題,那么部分地塊有必要客土摻沙,秸稈還田等措施,提高土壤透氣性。
其次,是土壤的溫度。當溫度過高或者溫度過低均影響作物對養(yǎng)分的吸收,比如春季玉米苗期葉片發(fā)紅,主要是由于土壤溫度過低,影響玉米對磷的吸收導致葉片發(fā)紅。土壤溫度過低時,會直接影響根系活力,以及養(yǎng)分吸收相關酶的活性,導致養(yǎng)分吸收障礙。針對此問題,農民朋友可以通過中耕,提高地溫,或者覆膜,以及葉面噴施肥料來為農作物補充養(yǎng)分。
最后,是土壤的土壤酸堿度(pH)。當土壤變成堿性土壤時通常是以碳酸鈉為主的堿土,地表呈現灰白色,像一幅薄紗覆于土上,濕時土壤泥濘不堪。這種土壤經常會形成光板地,危害十分嚴重。只有土壤pH值在6.5~7時,土壤養(yǎng)分的活性才能最大值,當土壤的pH呈酸性或者堿性時,土壤養(yǎng)分活性會大打折扣。
因此,針對不同的土壤要選擇正確的種植管理措施很關鍵。大量的試驗數據證明,在酸性條件下,植物吸收陰離子數量多于陽離子;在堿性條件下,植物吸收陽離子的數量多于陰離子,因此在堿性土壤中,降低土壤的酸堿度可顯著促進作物對磷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