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圍新開了一家餐館,看上去門面和里面的環(huán)境都不錯。由于周圍競爭激烈,所以這家餐館也在外墻掛出幾個特價菜的廣告,15塊左右一個,從宣傳廣告上看,正價菜的價格也不貴,并且從廣告的照片上,色香味也不錯,深深的把我給吸引了。最近剛好想約幾個好久不見的朋友聚下餐,這里正好是個好去處?!?/p>
一個周末,正好大家都比較清閑,我約上了朋友幾個一起過來聚餐,并信誓旦旦的告訴他們,會帶他們去個好地方。朋友如約來到,我領著他們光顧了這家餐館,一進門,便有一個服務員笑著迎接我們,并引導我們到餐桌上,在征詢我們意見之后很快便給每個人上了茶。跟服務員要了菜單,便和朋友一邊喝茶一邊點菜,服務員在旁邊一邊下單,還不忘的熱情的向我們推薦。經(jīng)過大家一番選擇之后,終于敲定了7、8個菜。剩下的就是聊聊天,靜待美味上桌了?!?/p>
在閑聊間,朋友都夸我會挑地方,對這個地方的環(huán)境、服務、菜色、價格都通通表揚了一番。茶過三巡之后,大家的態(tài)度便慢慢的有所轉變,等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才上來了第一個菜,要知道大家可是特意空著肚子大老遠的跑過來要好好蹭我一餐的,這一等可辛苦了他們的胃了,于是我便催促服務員快點上菜,服務員很耐心且一直保持熱情的對我們進行安撫,可過10幾分鐘,才又端上來第二個菜,朋友也不耐煩了,一個又一個的不停催促,但不管你怎么催促,上菜的速度始終跟我們焦急的情緒不成正比,往往是一個菜上來了,大家吃完了,才又上一個菜。之后,我便收到了朋友許久的抱怨,讓我這個主人不由得也覺得著實對不住大家。從此,我就對這家餐館敬而遠之了,同時,也對這家餐館的老板感到可惜和遺憾?!?/p>
其實,這家餐館已經(jīng)花了很多心思,做了很多工作,來打動客戶。比如在外墻掛出了很多吸引客戶眼球的廣告、進門之后服務員的主動引導服務、點菜時服務員的熱情推薦、整潔舒適的用餐環(huán)境等等,不能不說餐館的經(jīng)營或管理者還是下了一些心思的,但是卻在整個服務過程中間客戶感知的關鍵點“用餐”這一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馬斯洛在其“需要層次理論”中就已經(jīng)提出“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當一個人肚子餓的時候,并不會去在意聚會對其來說是多么難得的一次社會交際需求的實現(xiàn),也不會去在意服務員的熱情服務會讓他顯得多么被尊重和重視,因為此時,他最基本的、也是最關鍵的需求沒有被滿足,那就是填飽肚子,好好吃上一餐。
在我們的周圍,不乏這樣的案例,很多企業(yè)花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時間和精力在營銷工作上,像廣告、促銷活動、渠道建設等等做了一大堆的工作,但往往“斃”其功于一“遺”,在捕捉客戶之心的關鍵一刻出了漏子,使前面所付出的一切營銷工作付諸東流。
超市里,一個拿著一瓶飲料排隊的客戶,看見自己前面的長龍許久不動,憤而放下手中的飲料,轉身離去;
服裝店里,一個對一件格仔襯衫愛不釋手的顧客,怎么找都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碼數(shù),想找營業(yè)員卻找不見營業(yè)員過來,只能無奈的不舍的離開;
一個在賣場柜臺前選購某品牌手機的客戶,由于現(xiàn)場銷售人員的怠慢轉而選擇其他品牌。
一個最近要出差的商務旅客在撥打一家自稱是“為顧客提供為便捷的訂票服務”的票務公司的訂票熱線,卻被迫要聽一長串的廣告語、按了好多個按鍵卻還沒找到正確的接入點,最后憤怒的掛線,從此不再撥打;
在一個標榜“整潔、舒適”的酒店洗手間里,一個準備辦理入住手續(xù)的旅客想洗手,卻發(fā)現(xiàn)洗手盆積滿污水,于是扭頭走掉;
在一個自稱個性的咖啡館里,卻一次又一次的在重復播放“回家”,讓顧客心情煩躁,不得不買單離開,從此不愿再來?!?/p>
與以上類似的例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
“佛曰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正如此話一樣,企業(yè)往往都是花了很大的生產(chǎn)和營銷成本才換來一次與消費者接觸的機會,但作為顧客來說,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與企業(yè)接觸的那一刻,需求是否能被滿足,是否感覺到開心、是否滿意、是否愉悅,只有這樣,他才會被企業(yè)征服。企業(yè)也只有在這一刻把客戶抓住了,才能把自己的產(chǎn)品和服務銷售出去,才能把投入生產(chǎn)和營銷中的成本收回來,才能賺取利潤,否則一切都將付諸東流,成為財務報表上的成本支出,甚至是負增長。因此說,觸點管理就是營銷機會管理,做好客戶接觸點的工作,才能提高營銷效率?!?/p>
很多企業(yè)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在與客戶接觸之前做了很多的工作,卻忽視了客戶觸點的關鍵作為,導致了客戶的流失,也意味著前期生產(chǎn)和營銷成本的消耗和浪費?!?/p>
事實上,做好觸點管理工作,不見得非得花上比生產(chǎn)或營銷更多的成本,甚至有時它只是企業(yè)接與客戶接觸界面的一些細小的服務或者銷售技巧的改變,但是它確確實實是一件細致而又需要耐心的工作。企業(yè)只有潛下心檢視一下自己與客戶的接觸點,做好觸點的管理工作,才不會“用五百次回眸”讓客戶與自己“擦肩而過”,空把悲傷留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