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涉及利益的重新劃分,是改革向深度推進必然會遇到的硬骨頭’,土地改革不能搞單兵突進,不能簡單地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讓農民過多承擔風險,而應該有系統(tǒng)改革、配套改革并行的思路,讓農民平穩(wěn)成為市民。目前推進的緩慢,是改革配套沒跟上,不健全,不完整。”中國社科院一位長期研究土地問題的學者表示。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這塊公認的改革堅冰,正在各方的不斷努力中逐漸消融。
8月10日,國土部明確將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fā)證納入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的實施進程,強調要為建立城鄉(xiāng)統(tǒng)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奠定產權基礎。這只是土地改革一攬子政策的最新動向,就在此前,國土資源部明確將“征地制度改革、農村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三個領域,作為土地改革的新秩序。
改革藍圖已在勾勒,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如何?近兩個月,記者赴重慶、貴州、安徽等省市采訪,調研各地開展土地流轉的實際狀況,尋找新一輪土地改革的答案。
今年以來,土地改革推進中的爭論和各地落實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讓曾經喧囂一時的土改熱潮歸于沉寂。
然而,變化卻在悄然發(fā)生。記者采訪中發(fā)現,全國各地推進步伐或快或慢的土地流轉實踐,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中國鄉(xiāng)村的舊有面貌,農民的生活狀態(tài)正在發(fā)生巨大改變。
不過,各地土地流轉都存在不同的問題,土地流轉模式也沒有可以通吃全國的“萬靈藥”。土地改革涉及利益的重新劃分,因此土地改革不能搞單兵突進,不能簡單地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讓農民過多承擔風險,而應該有系統(tǒng)改革、配套改革并行的思路,讓農民平穩(wěn)成為市民。
記者注意到,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正在明晰土地改革的新方向,國務院剛剛公布的戶籍制度改革意見,打破農業(yè)和非農業(yè)身份的差別,促進農業(yè)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并獲得實實在在且持久的利益共享。
新一輪土地改革正在厘清困惑,邁出新的步伐。
被改變的鄉(xiāng)村
由于大量村民外出打工,貢米村不得不將撂荒的土地介紹外地老板來承包。村里單一的水稻和油菜種植被土豆、大蒜等經濟作物所替代,化肥、農藥、除草劑占領了田間地頭,而這只是正在改變的鄉(xiāng)村的一個縮影。
“以前的家鄉(xiāng)可不是現在的樣子?!?在回鄉(xiāng)與記者偶遇的路上,貴州省遵義市郊海龍鎮(zhèn)貢米村村民熊堂偉向記者感嘆。
熊堂偉所在的海龍鎮(zhèn)當地人稱“海龍壩”?!皦巍痹谫F州話里的意思是“山間的平地”,人們依山而居,山坳間的平地就是人們賴以生息繁衍種植糧食的土地。
“我小時候,春天壩子里油菜花盛開,漫山遍野,像一塊金黃色的氈子鋪滿大地,好看得很。夏天則是綠油油的稻田,鄉(xiāng)親們戴著草帽彎腰在農田里忙碌?!毙芴脗サ募亦l(xiāng)在黔北小有名氣,出產的稻米特別香而滋潤,在古代要上交皇糧,因而叫貢米村。
熊堂偉描述的貢米村景象今天已經不復存在。記者7月初到訪滿眼所及,貢米村已看不到整塊種植水稻的連片土地,壩子上被種植的西瓜、蔬菜、經濟林等被分割得七零八落。